秦巴山深处的“技术创客”
由于平时专注发明、改革、创新,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安康电务段电子车间杨再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技术创客”。
该段地处秦巴山区,涉及川陕鄂三盛四条线路,共1100公里、119站,点多线长,交通不便。电子设备车间负责全段电子设备产品,工友们时常说:工区经常上演“空城计”,工友们“不是处理故障,就是在处理故障的路上”。
如何提高故障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发现并消除行车隐患,杨再兴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学通信、收集旧材料、查资料、绘制技术图纸、专注实践成为他工作之余的必修课,通过多次现场调研和反复试验,研制出自动测试软件,只需26分钟,就可对襄渝南线43个站的列车指挥系统通道进行全部调看,并完成测试。以前,这项工作需要两个人配合,花费四五个小时,且易出错。
今年春运期间,该局新增直通临客50对,开行管内临客39对。以五等小站花楼坝为例,日均通过列车超过110列,对微机联锁、TDCS、微机监测等关键设备提出更改的要求。作为该段青年科技带头人,杨再兴带领工作室“创客”团队,查阅资料、请求专家、现场调查,仅用1个多月就编写出了用以畅通运输“大动脉”的自动测试软件。
“保安全、提效率、解放生产力就是增效益。”这句话常挂在杨再兴嘴边,也是他坚持不懈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方便现场设备维护、管理的动力。他提出对电子设备重新分工,将科技含量、操作风险较低的电子设备交由现场处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安电E网诊断组”,打造升级版的山区铁路“110”,实现了对电子设备故障处理的远程指挥。2014年,他研发的计轴设备远程诊断系统,打破了技术壁垒。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40余万元,成为全段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为扩大创新效应,更好地破解安全生产难题,段上专门成立“杨再兴创新工作室”。借助这个平台,杨再兴将自己的经验无私传授给大家,先后攻克了80个难题,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设备维修质量。2015年,工作室为管内每台信号机安装、建立了电子“身份证”,利用废旧器材研制出信号机灯丝断丝测试平台——工作人员只需“按图索骥”,就能够定位故障信号灯。目前,这一技术已实现再次升级。
开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活动以来,杨再兴的创新劲头更足了。他每天要么带领团队在工作室搞创新,要么活跃在沿线小站,试验着自己研发的软件,根据现场条件,再创新成果。
短短几年,杨再兴带领工友们开展技术革新10多项,在管辖里程不变、设备增加的情况下,人员不增反减,由41人减少到27人,且设备故障率逐年下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