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铁匠兄弟”的炉火岁月

2019-05-26 00:55: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 谭育俊

让时光倒流至4年以前,每天太阳刚露脸时,在玉林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会准时传出“叮铛——叮铛”清脆而有节奏的打铁声,像一首共同演奏的欢快“打击乐”,飘荡在整个车间,萦绕在职工心头,成为职工听惯了的号子,耳熟能详、挥之不去的音乐“交响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作业工具设备也日新月异,人工锻造工具被流水线生产的工具所取代。2016年底,玉林工务段取消了运作60多年的锻造工岗位,锻造工具作业开始停止,锻造工成为首个被宣布消失的工种,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割舍和忘却的情感记忆。

近日,笔者来到玉林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试图寻找那远去的打铁声。

玉林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原锻造工吴振东热情地把笔者迎进锻造车间,当说明来意后,吴振东当场向笔者展示以前锻造作业的情景。

“叮铛——叮铛——叮铛”,身着蓝色工装的吴振东抡起铁锤对着一块铁料进行锻打,小锤与铁料撞击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这一串串敲击声听起来格外清脆悦耳。

然而在锻造车间里,锻造台已现锈迹斑斑,旁边的加热炉也早已熄火,早已没有往日繁忙热闹的作业景象。当吴师傅向笔者演示锻造工艺时,布满老茧的手掌、抡锤带风的手臂,有节奏的锤击、粗重的呼吸声……生动地再现了古老而又传统的锻造工艺。

“以前,我们段几乎所有线路维护的工具都是从这里锻造出来的,现在留存下来的也有上万件。”吴振东自豪地说。从1952年玉林工务段成立以来60多年间,锻造班组是段里重要的后勤班组,承载着全段80%以上工务养路作业工具的生产任务。

在锻造间里,共有三个加热炉,锻造工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控制加热炉火候,另一人负责锻造。以前生产高峰期,锻造班组平均每个月的工具生产指标达到500多件,锻造工从早上8点开炉,除了中午吃饭时间,锻造作业一直持续到18点。鼎盛时期,车间的锻造工有20多人,因为每天都聚在一起进行锻造作业,在钢铁与火花的岁月中彼此戏称为“铁匠兄弟”。

“每天一大早走进锻造间,就能感受到一股股热浪迎面袭来。”吴振东津津有味地向笔者介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锻造间里温度平均都在60摄氏度以上,最热时达到70摄氏度。锻造间里三座高达1200多摄氏度的加热炉冒着红色的火焰,每时每刻都在源源不断散发出一阵阵灼人的热浪。

每次段里其他线路车间职工来领取工具,都会看到锻造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大锤每砸一下,火花四溅,照亮被高温烤红的脸,黝黑的脸上汗一流出来很快就会被蒸干,在铁与火的交融中构成了一幅战高温、夺高产的画面。到了正午时分,锻造工人最辛苦,衣服也是被汗水浸湿又干,干了又湿。即使站在距离加热炉三四米远的地方都有灼烤感,脑门上开始不停冒汗,后背也明显有汗水漱漱流淌的感觉,不说要干活,站着都是一身汗。虽然车间里配备了风力强劲的电风扇,但也起不到多大的降温效果,散发出的热气依旧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在炉子旁边搭个烤架、摆上食材和调料,就可以自助烧烤了。”吴振东开玩笑地说。作业最辛苦的是夏天,但冬天也面临‘冰火两重天’的煎熬。即使是最寒冷的冬日,一个活儿干完,脱下的衣服也能拧出水来。

即便一年四季都处于高温环境,锻造工依然不得不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特制的防目镜、口罩和手套,避免飞溅的火花和铁片伤到自己。有一次,吴振东被烧红的铁片击穿了防护服,打到了腿部的血管,血流不止。“你看这里还留有伤疤,这对我们‘铁匠兄弟’来说就是军功章。”吴振东卷起裤腿笑着说道。

“打铁看似简单,其实不仅耗力气,还是个技术活。生铁硬且脆,火候掌握不好,稍一走神,就极易折断,所以精神要高度集中。”吴振东拿起一把斧头告诉记者,这把斧头原来是一块废弃的铁轨头,要经过加热、锻压、敲打、冲眼等20多道工序才能成型。

“打铁不仅动作要快,而且师徒要十分注重配合。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紧张的协作。一件不论多么小的工具,只有经过手工的锤打、水与火的洗礼后才会注入灵魂。”吴振东带徒弟的时候,就喜欢蹲在炉火边听炉火燃烧的声音,他说从声音里就能知道徒弟掌握的火候对不对、够不够。

有一次,段里要进行线路大修作业,当月需要打出1500多件作业工具,锻造班组加班加点,烧坏了两座炉才完成了任务指标。“那时候每天晚上回到家,手酸痛得连菜都夹不起来,脱衣服都困难,但是想到段里安全生产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疲惫感就一扫而光。”吴振东说。

吴振东从1988年开始从事锻造工岗位作业,30年来经受铁与火的洗礼,他对锻造作业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随着工务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工务工具开始统一采购,锻造工的职能也逐渐淡化。锻造工从最多时候的20多人缩减到最后的3人。工作量减少,有时闲下来的吴振东总是会安静地坐在炉火旁。等到订单下来,炉火又跳动起来,一把工具在铁锤的敲击声中逐渐成形。“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职工来拿工具,夸我们做的工具好使1吴振东微笑着说。

直到2016年底,锻造岗位作业取消,50多岁的吴振东和另外两名锻造工转岗为机械钳工。那一天,吴振东锻造完最后一把工具后,亲手熄灭了炉火。“铁路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这些老铁路也要跟上新时代,需要重新学习的东西很多。”虽然对锻造岗位作业有诸多不舍,但他对新岗位更是满怀着期待。

如今,下班以后,吴振光时不时喜欢来到锻造间。坐在已经熄灭的加热炉旁,想起“铁匠兄弟”那些火热的岁月,那回荡在车间的打铁声,已渐行渐远,那是铁路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或许,这些符号有一天终将淹没在时代前进的洪流里,成为让人追忆的遥远绝响。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因为“铁匠兄弟”明白,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扬帆起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