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给一个读书的理由

2018-04-23 08:18:1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赤松子

还记得小时候,3元一本的《读者》是我的最爱。常常新一期《读者》还未出版,就频繁出现在家门口的小书摊前,一遍又一遍地问:“书来了吗?还没有吗?什么时候能到?”一旦买到了新一期的《读者》,便赶忙冲回家中,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有时连饭都不愿意去吃,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放假的时候乘坐火车去看望爷爷奶奶,漫长的旅途总是让人坐立难安,但若有一本《故事会》,我就会忘记周围的嘈杂,沉浸在那些奇诡的杂谈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得到了一套厚厚的《上下五千年》,爱不释手,上课的时候忍不住藏在抽屉里偷看,当然被老师发现并没收了,还要求我写检查。我就在检查里写:“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可是才看了一半,就看不到了,我好难受。我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看书了,老师您快把它还给我吧1

之后网络发达了,海量的图书,不用花钱,上网就能免费下载和阅读。刚开始我以为来到了天堂,每天都在寻找新的、有意思的书看,最夸张的时候,竟一周看掉了3本长篇小说。不过也就在这次“壮举”后,我的阅读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反感“长篇大论”。有的文章写得虽好,但往往刚读一半就已不耐烦,囫囵吞枣式地读完还算好的,更多的时候干脆看个小标题了事。恰逢近年来微博、微信兴起,乐意也好,不乐意也罢,生活渐渐被互联网上快餐式的阅读“占领”,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

更要命的是,我发现网上除了那些对我确实有用的信息,还充斥这许许多多的垃圾信息,甚至是一些足以混淆视听的谣言。这些糟粕“源源不断”,根本没办法完全屏蔽,让人十分苦恼。我也曾尝试不使用互联网,仅仅通过读书看报来获取信息,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在当今社会,专门用来读书看报的场所,与互联网比起来,显得太过“势单力北。

前两天乘高铁出远门,因为各种原因,返程的路上手机没能挺转—没电了。我一时之间不知该干什么,呆呆望着车窗外的崇山峻岭,听着车厢里的人声鼎沸,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那个靠一本书就能坐着“绿皮车”跑很远的年代。如果这时候身边有本书就好了,哪怕是一本《故事会》,也可以让我这一路上不至于太过无聊。可惜的是,高铁上并不提供这一服务,餐车里也只卖吃的不卖书,我也只好坐在位置上继续无聊下去。

“复兴号”开通运营以来,免费WiFi、USB充电接口等暖心服务广受好评,但这些举措无形中助长了互联网的“嚣张气焰”,人们静下心来安心读书的理由似乎又“少”了一个。除此之外,在商尝酒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WiFi基本上都已经普及,可却很少有地方能够放一个书架,准备一些有意思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恐怕很难去选择读书而不是拿出手机上网吧。

令人欣慰的是,4月21日,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武汉开往深圳北的G77次高铁列车上,武汉客运段举行了“书香伴我行,共圆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和乘客一起分享读书之美。

这是铁路部门借助世界读书日的“东风”举办的一次主题读书活动,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好书走进车厢,走进候车室,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气息。当然,其他公共场所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在各个公共场所设置一些“无人图书馆”,人们若有需要,可以实名借阅图书,看完及时归还到任意一个“无人图书馆”内即可。

愿充斥我们生活的,除了互联网还有图书。给自己一个读书的理由,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