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软工程”锤炼技术人才“硬功夫”

2017-09-12 17:06:4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近日,迎水桥站发生了这样几件不可思议的“怪事”:货运车间两名副主任不抢管理岗位而要“蹦高”成为技术专家,工作不到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兰州铁路局技能竞赛中摘得桂冠……现象的背后是这个站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务实。

厚基强实 培养人才插上翅膀

“从一开始作业中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处理问题的轻车熟路,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次能拿奖,主要得益于车站创建的‘张雪松货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取得2017年路局货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一的王克翠如是说。

迎水桥站主要有调车、接发车、货运检查三个专业。近年来,该站把优化培训平台、丰富实战平台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围绕信息化运用成立“信任工作室”,开展信息技术创新;针对接发车能力锻炼,建成了“张超接发列车工作室”,开展接发车日常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突出货运现车检查,建成了“张雪松货检技能大师工作室”,做好货检技术传帮带;制定工作室管理办法、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等6项制度,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和专业的技术指导。

产学结合 企校合作全面开花

日前,迎水桥站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兰州铁路局“十大创新创效团队”,杨勇被评为“创新创效”先进,这主要得益于该站把专业人才变“培养”为“引进”,引入项目、纳入教学、融入安全。

该站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促发展”的原则,与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企校合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企校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系统开发合作制度等。他们以项目驱动积极开展深度合作,与西南交通大学确立了“车站现场作业安全控制系统”“接发车指令传输系统”“车站控制台仿真模拟系统”等10个研发项目;共同开发的“电子占线板系统”荣获兰州局优秀经济技术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移动式减速顶工况检测车的研制”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同时,该站与兰州交通大学共同编写教材,制作了《迎水桥站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应急处理程序及要点》一书,全书涵盖了74项内容,从故障现象、处置流程等都有详细说明,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通过自学、对学、帮学的方法,他们实现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再培养、再成长、再成才。

示范辐射 激活人才秣马厉兵

“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改进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积极开展‘干部上讲台、职工上讲台’活动,逐步形成了讲师传、导师带、技师赛,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星级职工命名表彰大会上,该站党委书记周国强这样讲道。

该站制订了“干部上讲台、职工上奖台”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以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车间主任技术员、安全员为主讲人员,以基本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应急处置、劳动安全、设备维护等为主要内容,采劝菜单式”“点播式”,进行调车、货检、接发车等针对性培训,形成了车站为干部搭平台、传帮带的有效载体。截至8月底,该站干部授课11场,培训专业人才212人次。

在此基础上,该站扎实开展人才各项培训工作,以培养首席技师、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为目标,通过大讲堂、微课堂等方式,采取专业课、必修课强化训练,大力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竞赛,不断提升“职工上奖台”的层次和水平。他们还组建了调车、接发车、货运检查3个专家团队,32名专业技术人才始终活跃在运输组织和安全管理一线,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技术优势。

实用型、安全型、专家型、创新型是该站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亮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坚持“一年打基储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人才提素工程建设。

短评

岗位是最好的技能训练场

■蔡晶晶

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应立足岗位积极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将岗位当做最好的技能训练常

迎水桥站近期涌现的技术大拿、技术能手,每一位都是长期立足岗位,努力钻研理论知识,刻苦训练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为所从事专业的行家里手。

技能训练场上,专业团队的力量不容小觑。一个个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能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新入路的大学毕业生要迅速成长为技能人才,就要迅速融入创新团队,虚心求教,踏实钻研,扎实掌握岗位技能,接受专业技术指导,利用自身理论优势实现岗位创新创效。

在生产实践中,每一名职工都会遇到棘手的技术难题,对于有心人来讲,这正是锻炼自己、提高技能的良好契机。我们要发挥专业优势,学会在岗位这个技能训练场上打基储上台阶、出成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