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西成高铁背后的故事

2019-02-19 00:29: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魏科伦

西成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成高铁自从开始运营以来,便成为了“北上出川第一线,西部发展’新动脉’。 ”春运期间,为满足旅客需求,发送旅客人数从日均2.8万人次增长到4.7万人次。随着西成高铁平稳运行1年多、西成高铁高铁列车经历了第二个春运考验,保障西成高速铁路的信号设备正常运行,是电务人维护这条大动脉安全运行的职责所在,现在就跟随笔者寻访西成高铁背后的故事。

分毫间筑牢基石

笔者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汉中站西4公里的西成高铁汉中高铁基地,在这里笔者见到了安康电务段汉中西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张宝虎,他告诉笔者“相比其它兄弟单位,电务设备结合部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接着跟随张宝虎我们来到了汉中西的监测分析工区。

监测分析工区里蒋菊霞正在调看微机监测,她告诉笔者:“高铁没有点外作业,现场巡视设备只能靠监测分析,我们就是维护人员的眼睛,每天要和另外2名职工分成三班,每班12小时值班,通过9块屏幕、2部电话,随时监控管内西成高铁近6站、11中继站的电务设备,曲线每天调看2500多条参数曲线,分析3000多条设备数据。要在万千条设备曲线中发现分毫间的隐患、保证安全,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

笔者了解到这几位微机监测人员每天要早中晚三次全覆盖调看分析现场设备各项监测数据,超过8小时盯着电脑屏幕,默默地为西成高铁的安全通畅奉献着。

细微之处显精神

2月11日20:36,笔者乘坐高铁来到了佛坪信号工区。张宝虎告诉我们西成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也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25‰的长大坡道及复杂地质状况更为突出,佛坪作为这长达坡道的最后一站,应对好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应急保障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里的这群年轻人都能够独当一面,今天可以跟着他们看看这里的“地方特色”。

23:00,开完点前会。作为作业小组长的王旭龙开始清点工具材料,笔者在这里看到了好几种未曾见过的小工具,由于不便打扰,工长李维维告诉我天窗时为我讲解。

工长李维维告诉笔者,佛坪站的“天窗”时间为00∶00至次日5:00,由于是高坡区段,要比其他几站多30到60分钟。

凌晨0:30点,气温零下5摄氏度。“哒……哒……哒……”铁路线上驱鸟器的声音在秦岭山中回响,划破深夜的寂静。此时,王旭龙小组正在老安山隧道口对3号道岔进行检修作业。27岁的工区工长,戴着头灯,拿着工具,俯下身子,口中呼出了“白气”,弯腰半跪在冰冷的钢轨间检查道岔区域的几何尺寸和结构。

李维维告诉笔者现在正在使用的工具叫锁闭量规,东西虽小却是个“神器”!它不仅可以保证在各个方向平衡位置下的调整,而且准确度高,设备精度高,而且比之前的工具节省出一个人,还将每次测量耗时5分钟压缩至1分钟,提高测量的精准度,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提升了劳效。

另一边陈鑫鸿正在查看缺口,手上小小的工具上加上灯具,测试工具按照需求进行改进,丝微之间的大智慧,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长李维维告诉笔者,佛坪最特色的“高铁夜骑人”因为最近没有工作安排今晚无法见到了,但佛坪的其后又是另一大特色。

随着夜色渐深,阵阵寒风刮过,彻骨的寒意如浸入冰水一般包裹着这些夜行侠们,王旭龙双手的手指头被冻得无法伸直,有些不灵活。他集中精神,对着双手呼了一口热气,继续握紧工具,埋头工作。

小物件,大匠造

天窗结束已近天明,附近村子中传来阵阵鸡鸣,休息半晌后,笔者辗转到汉中,首先来到了汉中西电务工区,因为了解到这里有一组独特的信号设备。

它就是位于汉中站联络线的132/134#道岔是汉中普速场和汉中高速场共用的一组双动道岔。由于为位置特殊,既要求高铁设备的稳定高效又处于普速设备的环境,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由于春运车流量大,笔者没能近距离一睹这组道岔设备的芳容,只能遥望着这组道岔听汉中西电务工区工长徐晨为我讲解。徐晨告诉笔者这组“高普合用”的转辙机采用了很多新发明新技术,最主要的是它的杆件,采用了“闫晓德劳模创新工作室”最新研发的“ZD6型道岔外五杆无销化”技术。  徐晨说:“这组道岔可了不得,光是五杆无销化系统的子系统就获得了3项专利,这个系统不仅机械强度高,且外观也十分美观。而且由于五杆使用的螺母全部改为了自动挡环锁紧方式,该挡环的锁紧效果更加可靠精准,且绝不会因列车长期运行产生震动而松动,调整、拆卸也更加方便快捷,省工、省时,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极大地降低了由于连接间隙对设备运行可靠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接着笔者带着好奇来到汉中维修车间的小院里拜访了这些”新发明” ”新物件”的创造者闫晓德。

见到闫师傅时他正在调试信号机,调试结束后,跟随他笔者有幸参观了“闫晓德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终于见到了那台与众不同的转辙机它的小部件,和在佛坪站见到的诸多小工具。从“偏心钢套专用冲子”“锁闭量规”“锁闭量测量卡尺”等小工具到“尖端杆微调器”“道岔自动锁闭挡环”等小部件,林林总总48项,闫师傅为笔者一一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和研发历程。笔者了解到这些小物件每一项都为增效节支,提高劳效做出了巨大贡献,仅塞钉线起拔起一项单件节减开支就有七千余元。而现在这些发明成果已经遍及管内,更为段乃至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临行前,闫晓德悄悄告诉笔者一个理想,随着集团公司市场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希望自己研制的工具能在全路得到推广,让更多的铁路职工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安全!说到这里,闫晓德的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