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走进时光深处的“武汉号”

2019-08-02 07:54:4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几场夏雨后,长江岸边密密麻麻、一尺来高的太阳花已被江水没去了大半。沿着繁茂的花海望去,武汉长江二桥下游不远处停泊着一艘100多米长的轮船,这便是“武汉号”火车轮渡。“武汉号”1967年投入使用,现隶属于武汉桥工段轮渡车间管理。

20世纪,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建成通车后,因被长江天堑阻隔,火车需靠轮渡过江。

“当时武汉长江大桥还未建成通车,火车要想过江只能靠轮渡。”52岁的张建国是铁路轮渡的第五代水手,谈起老一辈的故事,他兴奋不已,“铁路轮渡每天最多可以摆渡运输2000节车厢,多数都是货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轮渡码头被整体裁撤。1966年,因战备需要,轮渡码头重获新生。20世纪60年代,“武汉号”是我国内河中最先进的船舶,长108米、宽10.08米,拥有3台柴油发动机,前后都有侧向推进器。当时别的船舶只能前进、后退、转弯,而“武汉号”兼具左右、横向平移的能力。

7月26日,沿着长江岸边搭设的铁架,登上了“武汉号”。轮渡上的舱室有4层,最高层为船长室、驾驶室,其下为船员休息室。驾驶室内的墙壁上挂着原铁道部颁发的“东方红号”铭牌。“武汉号”原名为“东方红号”,20世纪70年代才改为现名。

回到甲板上,看到两名船员正在扎琵琶丝,将钢丝绳的每股细丝依次对插入另一侧钢丝绳的每股间隙中,再扭紧让钢丝绳更加稳固。“钢丝绳是用来连接船身和岸上墩柱的,我们通过松紧钢丝绳来调整船舶与岸边的距离。”船员吴桂庆指了指岸边的墩柱说,“风大、水位高的时候,我们得紧紧绳子;无风、水位低的时候,我们就得松松绳子。”

50余年来,有200多名船员在“武汉号”上工作过。轮渡车间几代铁路人秉承“精心养船、爱船如家”的理念,认真养护每一寸钢板、每一台设备。如今,火车轮渡不再摆渡,但仍和当年一样,“武汉号”船员实行全年24小时值班制。

每天8时,船员们便开始交接班、点名及分配养护维修任务。除了对船舶甲板、机舱设备进行保养、检修以及查看舱室是否有锈蚀、渗漏隐患外,他们还要每月进行两次船舶“合车”试验,全面掌握轮机、电气等设备状态。

据轮渡车间党支部书记刘萍介绍,“武汉号”现有船员15人,平均年龄55岁,很多人是党员和退役军人。他们常常迎着江风看来往的船只,特别是武汉长江大桥上飞驰而过的高铁动车。与“武汉号”相互陪伴的50多年中,船员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铁路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