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猫耳洞”里的“清洁工”

2018-12-16 15:10:0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铁道线上,列车风驰电掣,横跨钢轨线路之下的涵洞内,一道蜷缩的身影,两只土箕、一把锹,铁路桥隧工清理淤泥的工作画面让人们联想到抗战期间“猫耳洞”的英雄卫士。和往日一样,萍乡工务段萍乡路桥车间芦溪路桥工区的桥隧工们就像清洁工一样,从早到晚为一个个铁路线下的涵洞清洁、体检。

12月4日8时,肩扛板耙、手提土箕的芦溪路桥工区工长兰佳一行来到沪昆线994公里至946公里地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穿上长筒雨鞋,用手电筒将涵洞通通照个遍,提前确认涵洞内无异常后,工长兰佳麻利地将身子探向洞内。这个涵洞有33.32米长,高度只有100厘米,身子自由挺直、弯腰等动作都受限,他只好弯着身子开始行动,淤泥深度不一且异常黏稠,稍不注意,脸上、衣服上就会溅上淤泥。每用铁锹铲满一土箕后,他就要掉头将土箕拖至洞口传递给洞外的韩磊,再由闫伟雄挑走。

洞内阴暗潮湿、空气憋闷,加上淤积的垃圾散发出恶臭气息,洞内的作业必须轮流干。越往里走清淤难度越大,特别是夏天,遇到狭长的涵洞,里面的蚊子、飞虫扑面而来,让人躲闪不及,还要提防毒蛇。说到蛇的事,工区职工小韩至今还心有余悸。

据兰佳介绍,萍乡工务段管内近4000个大大小小的涵洞中,类似“猫耳洞”的涵洞有上千个,一个涵洞通常有三四十米长,每年防洪期过后,涵洞内淤泥少说也有数十立方米,靠人工进洞一锹一锹装进土箕,按一天清淤2个涵洞来算,他们锹起锹落上万次。

兰佳钻进涵洞,手电筒光柱所到之处,他都会仔细检查,并记录清理过后的涵洞内是否有裂纹、掉块等伤损情况,以便后续养护和及时处理问题。

到了中午饭时间,“猫耳洞”的战斗还在继续,由于四周没有快餐店、回工区又远,为了加快进度,他们的午餐只能吃自带的干粮。为了不让洞内的气味影响大伙儿的食欲,他们将午餐地点选在离涵洞5米远的开阔地。班长李洋出洞最晚,大家等他简单清理后一起开吃。尽管脸上、衣服裤脚上还带着泥浆脏污,但这群“猫耳洞”的“清洁工”啃着面包、嚼着榨菜,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