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流动专家组技术顶呱呱

2018-08-21 08:25:4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多亏了你们,这处病害已经困扰了我们工区一周了。”近日,保定工务段完县线路养护工区工长张保国说,“垫板、捣固,能用的法子都用了,可就是没效果。经你们这一点拨,全好了1

京广线159公里600米处人头攒动,一群“黄马甲”在完县站12号道岔旁边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保定工务段党员技师专家组在对这处顽固的设备病害进行集中会诊。

“你看这个位置明显要比其他部位低,这是晃车发生的直接原因。”“叉心部位低坍,确实是病害的诱因。可这组道岔‘水土不服’的根源是钢轨存在硬弯,叉心对应的左右股钢轨顺直度不好。”专家组成员、党员组长李占春和年轻的党员大学毕业生张延昭道出了设备病害的原因。

“大家看,刚刚通过数据测量,12号道岔叉心尖端确实比两侧钢轨低。”专家组成员、党员技术能手张云龙说,“之前,你们采取垫板、捣固的方法整修设备病害,方法没有错误,可是关键的一点就是钢轨打磨不到位,平顺度不好。车轮和钢轨之间没有贴合,导致晃车问题频发。”

说话间,张保国立即组织职工使用内燃螺栓扳手和起道器忙了起来。“大家抓紧时间,按照专家们的意见集中整治超限部位。”张保国转身吆喝道。职工们手脚麻利地松螺栓、拆垫板、调整轨距。

不一会儿,机器轰鸣声、现场交流声交织在一起。半个小时后,随着被起道器抬起的钢轨缓慢回落,垫板作业宣告结束。随后,职工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钢轨硬弯开始进行打磨,彻底整修设备病害。

暑运以来,保定工务段党员技师专家组的5名党员围绕设备难题和技术难点积极攻关,针对夜间作业时间短、传统维修方法不适应问题,深入一线,总结出了“天窗”点内利用激光小车测量线路高低,以钢轨厚度和宽度确定高低、方向的起拨量等工作方法,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受到了一线职工欢迎,确保了暑运期间设备状态良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