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热血男儿挑战生命极限 “三上”高原再当开路先锋——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格库铁路项目建设纪实

2018-04-22 22:43:4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杨亚妮

在实际管理中,指挥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的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致力于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吻合,鼓励培养员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论何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和未来,自觉提高技能水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其特长,能够独当一面,鼓励科技创新,发现人才,重点培养。积极与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论何时,发扬 “铁军”的优良传统,把“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作为奋斗的目标,大力发扬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高原精神,攻坚克难,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努力打造高原精品工程,为青海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雪域高原党旗飘扬  格库线上再展新颜

为了建设这条地铁线路,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的建设者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四年多来,他们耗尽心力,在异常恶劣、极度缺氧的环境中,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书写出一个个传奇,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更多前行的动力,为企业赢得了无上的荣耀和辉煌。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指挥部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时刻保持党员团队的先进性。2016年“七一”前夕,邀请公司其他20个项目代表队共同举行了“党旗飘扬在雪域高原”党史知识竞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指挥部党工委还积极开展 “争创党员先锋工程”、“党员红旗责任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要求每一位党员要冲锋在先,吃苦在前。

“非常之期更需非常之力,党员干部要有履职尽责的责任心、勇于作为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洪荒之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工作中,芦巍总是率先垂范,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他总是每天24小时开机,所有干部职工乃至施工队,只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找到他。面对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尽管今年才40岁,斑白的岁月痕迹已经悄悄爬上了两鬓,坚守在高原十多年,身体也越来越差,胃病折磨的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芦总是一个实干家,工地忙的时候他两三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就连工地值班,都和我们一样没有例外。对待同事平时都和蔼可亲,事无巨细的关心,但对待工作特别严谨,特别细心,如果谁耽误了工作,对谁的批评就特别严厉,所以大家平时都比较怕他。”一位技术员说。

熟悉芦巍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施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整改的措施和时间,以及整改后的情况等等,那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格库施工中的点点滴滴。他对现场施工已经熟悉到“精确指导”的程度。他的工作有“六部曲”:第一,什么事;第二,如何解决;第三,谁来解决;第四,谁来负责;第五,谁来监督;第六,什么时间完成。在格库70公里的线,每一步,每一组轨排,每一孔梁的架设,都是在他的“六部曲”的合唱中完成。大家都说他是高原上记性最好的一个,可是,却常常生病忘了吃药,忘了孩子的生日,忘了给父母打个电话……

四年的时间,芦巍一直坚守岗位,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每次检查施工现场,他总是仔细地看,仔细地问,唯恐给工程建设留下质量隐患,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立即整改。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气候异常恶劣,即使极度的疲惫,遇到质量和进度的事情,他总是顾不上休息亲自监督指导,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员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说,线路很长,每一个人都很辛苦,我只有呆在工地上才感到踏实些。周围的人被他的这种崇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党工委副书记张长军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能够参加此项工程,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修路人,我们无怨无悔,重任在肩,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感,现实给予我们崇高的责任感。

为了照顾好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起居,在活动板房没有空调的条件下,项目部精心筹划,为活动板房加装了遮阳网,喷淋降温,为大家配备了防高原病手册和一些应急药品。每逢重要节假日,办公室的王兰苹就积极筹划活动,为大家排遣寂寞,凝聚人心。王兰苹是一个90后,在家里是被全家宠大的独生子,但在工作中,他没有一点点娇生惯养的痕迹,每天早早起床,用心安排大家一天的伙食,还来不及吃饭,便拿着笔记本上的列车时刻表守候在车站门口接人,办公室的工作非常繁琐,但王兰苹特别乐观开朗,每天都乐呵呵的,把青春和朝气带给了每个人,大家说王兰苹是项目上的“小陀螺”。

指挥部技术主管杨远国每天奔波于工地,回到办公室又继续统计数据,解决问题,以“白加黑”5+2”的工作态度,为项目顺利完工保驾护航;现场技术员陈飞一丝不苟,为了放线,他连晚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年仅25岁的技术员程世龙,冒着零下13度的极寒,连续七个小时指挥卸料、点料、堆码,任务完成后,整个人都被冻僵……无论多苦、多累,他们总是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生命禁区无所畏惧  拼搏奉献续写传奇

与青藏铁路一样,为建设好格库铁路,建设者也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在绵延千里的戈壁滩上,长达数月的野外工作,大家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数不胜数。可他们却仿佛对此习以为常,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带过。他们说的最多的,是湛蓝的天空,茂盛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皑皑的雪山,还有这里一切美好的事物,格尔木已经成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印刻在他们心中。为了那片美丽的土地,他们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着,苦也不言苦,难也向前冲。

孙凯是第一批进驻格库工地的人员,起初,人员、物资紧缺,他带领着不多的几个技术员踩点、放线。“刚来时由于驻地还没有建好,人员紧缺,大家出去放线,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中午只能凑合吃点馒头加咸菜。加之我们施工的线路大多处于沼泽地,一天下来大家满腿泥泞,满嘴沙子……”已经连续三个多月没有回过家的孙凯讲起开工之初的艰辛时,满脸辛酸。24公里的线路路基,不到2个月的时间已基本完工,这背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没日没夜拼搏的结果。“每次我背着仪器到处找点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冲锋的战士,我必须攻下一道又一道难关,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性格有点腼腆的孙凯只有说起项目上的事情时才会滔滔不绝。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