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旅程是高铁十年最好的注解
22日下午2时40分,开往天津的C206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南站。2号车厢里的乘客刚刚坐定,忽然,一阵轻柔的乐音在大家的耳畔响起。著名小提琴家陈曦从座位上站起,手中的琴弦流淌着《沉思曲》和缓优美的旋律。不少乘客还没回过神来,又一位小提琴家刘霄起身相和。一节车厢瞬时变成了安静的“音乐厅”——这场地点十分特殊的快闪“高铁音乐会”,正是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又一嘲走出去”系列公益演出。如今,“复兴号”运营将满一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五月音乐节第一次把公益演出带上了飞驰的列车。(5月24日《珠江晚报》)
高铁的出现不仅在旅行速度上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如今更加丰富的乘坐体验再一次改变着乘客的出行感受。细数高铁十年,带给我们的真的有太多太多,而十年的发展,也恰恰代表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成果的缩影。
发展,让购票实现了从彻夜排队到轻点指尖的转变。的确,从最开始的窗口购票到电话订票、互联网订票、自助售取票机的推出,科技助力购票实现了多元化,让自己与家的距离不再“一票难求”。
发展,让出行实现了从“拥挤不堪”到安全舒适的转变。曾经,“瓜子、花生、八宝粥......”是绿皮车的真实写照,而今快速宽敞的高铁也让这些变成了80、90后想体验却再也无法体验的回忆。
发展,让方便面、火腿肠这些出行的标配退出了铁路餐饮的舞台。作为曾今火车餐食的“主力军”正在被丰富多彩的高铁餐饮和互联网订餐服务所取代。都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内容的转换也从侧面反映出铁路餐饮服务质量的提升。
发展,让肩扛大包小包“赶火车”变成了随到随走的轻松出行。高铁“随手寄”、常旅客会员服务的出现,也是铁路发展惠及民众的又一有力体现,利用高铁空余运力帮助旅客运送包裹,根据旅客出行习惯为其提供一定比例的出行优惠服务,是铁路服务向市场需求看齐的表现。
发展,让出行体验从单调走向丰富与享受。从高铁读书会到高铁音乐会,笔者看到的是多彩的精神文化与“疲惫乏力”出行的有机结合,让更多旅客能够在旅途中发现更美的事物。不论是高铁阅读还是高铁音乐,精神层面的享受不仅仅能够消除出行中身体的疲劳,更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让更多的“低头族”、“手机控”摆脱束缚,实现人与人之间更为亲密的交流。
都说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正在不断便利民众的出行生活,在笔者看来,更多便民措施走向高铁,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走进车厢,不仅代表着高铁发展的十年成果,也是包括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内国家综合实力上升的体现。同时,以高铁为传播文化的新阵地,也让整个中华民族的自信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