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老翻译”的“新词典”

2019-04-25 07:41:2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任卫云 本报 池 芳

“过去,我们一天只翻译几单货票,如今一天要翻译几百单,翻译的内容也增加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郑州陆港、义乌商贸、供应链、电商等上百种词汇,我们的翻译词库在不断更新丰富。”干了30多年俄语翻译的二连站翻译员崔海森对口岸站的变化深有感触。

地处祖国北大门的二连站是欧亚大陆桥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国通往蒙古国的重要铁路口岸。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中国与蒙古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的经济贸易不断加强,二连国际口岸的过货量逐年攀升,铁路口岸站的翻译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通过二连站出入境的中欧班列累计超过2300多列。随着不断增长的货运量,口岸站的翻译工作量和内容都在不断增加,日常的翻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这对崔海森这位“老翻译”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年过半百的老崔带领3名党员翻译成立了精“译”党员攻关组,冲在第一线。他们和各班翻译组组长通过查字典、搜资料,将铁路的一些专业术语合理组合,通过目标语言传递出来,避免了词不达意,并且进一步补充了他们的翻译词库。

“‘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供应链等近几年的新词都在我们的翻译词库里,我们也将这些常用新词汇制作成翻译品类对照表,让职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崔海森对他们的“新词典”信心满满。

在不断提高翻译正确率和译票率的同时,他们主动与货代公司、蒙古国铁路和联检联运部门沟通协调,逐步探索出“一压、二快、三准”的工作法。这一“法宝”将原来的译票效率提高了1/3,差错率也下降很多,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翻译组吸收了一些年轻的力量。老翻译崔海森带着这支年轻的队伍,正着手研发译票电子化系统。他说:“我们要把老一代的‘土专家’与新一代的‘洋博士’结合起来,把二连站建设成高效译票、智能通关的国际化口岸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