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再见,货票管道传输

2018-12-14 11:02:4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近期,“冰城”哈尔滨遭遇强降温天气。12月5日一大早,哈尔滨南站综合车间电力工长王江奔走在寒风中,依次对分布在全站6个场的货票管道传输系统主动力站、分动力站和25个观察井进行巡检。

多年来,王江见证了铁路货票传输的每一次改变。1976年,王江来到铁路工作。那时的货票完全依靠人工取送。铁路职工背着一大捆手写货票,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于到达场和出发场之间,遇上不良天气还容易造成货票损坏或传输延误,耽误货物列车准时开行。

1992年,因工作需要,王江调到哈尔滨电务段哈南车间,负责维修一种新型货票传输工具──“空中飞”货票小车。为提高货票传输效率,哈尔滨南站站区内架设了3段高空索道,车号员登上高处,将捆扎好的货票放入小车,启动开关,载着货票的小车从轨道上方“嗡嗡”地穿梭飞过。10多分钟后,货票抵达下一站,整体传输时间比人工取送缩短了一半。

1999年,随着铁路货运快速发展以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货票管道传输系统取代了货票小车,成功将货票传输从空中转入地下。该系统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票据在传递中完整与及时,有效保证了列车发车正点率。此时,王江调入哈尔滨南站新成立的票传工区,担任电力工,开始了长达19年的货票管道维修工作。每天一次巡检作业处理各类故障,入冬前查找和修补漏点,每年大大小小几十次施工……这个身经百战的“老铁路”对这些管道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自去年电子货票试运行以来,除国际联运和军运列车外,货运列车的货票实现了无纸化传递。外勤车号员顶风冒雪、拿着本子抄现车的历史已经结束。如今,他们只需坐在温暖的作业室内,通过电脑中的高清视频即可查看并核对车辆信息。同时,运行多年的货票管道传输系统也将退出历史舞台。原来的票传工区已并入停车器工区,除王江外的所有职工都已转岗,他作为全站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电力工,将独自守护深埋在地下的6630米长的管道,直到12月31日。届时,他将为自己42年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些年,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作为货票传输方式变化的见证者,看着货票传输速度由一个小时变成半个小时、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我心里特别高兴。”说到这儿,王江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