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梦想接力向幸福出发

2018-10-14 15:11:5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10月7日,在牡丹江车务段海林站的行车室里,“90后”车站值班员刘鹏正聚精会神地办理K553次列车的接车作业。身旁,信号员刘永胜按照儿子刘鹏的指令,像做广播操一样一板一眼地眼看、手比、口呼,办理着接车进路。

当年,刘鹏的爷爷闯关东来到林海雪原,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后来,刘鹏的父亲刘永胜也在铁路找到了工作。2012年,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刘鹏来到海林站。如今,老刘家三代铁路人的工龄相加达73年之久。

谈起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刘永胜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80年代以前,车站用的是臂板信号,需要人工扳动道岔位置。作业繁忙的车站,扳道员就要分几个组,工作非常辛苦,夏季一身汗、冬季一身霜。”回忆起过往,他感慨万分。

1991年,刘永胜提职到青岭子站当值班员,当时的行车指挥系统升级为电气集中连锁设备,车站还安上了能看清列车运行情况的“千里眼”、工种间通信联系的“顺风耳”和远程操控道岔的“万里手”。扳道员完成历史使命,大批转岗到客运员、货运员等岗位。停电施工时,扳道员才偶尔一显身手。

2006年,海林站实施扩能改造,车站股道数增加,刘永胜用上了计算机连锁设备,只要轻点鼠标,行车指挥工作就轻松搞定。计算机联锁设备会以语音加文字的智能方式,精准报出排列列车进路的股道、信号机显示状态、列车车次等信息。时间来到2017年,刘永胜由于身体的原因转岗为信号员,但他把儿子刘鹏调教成了一个业务能手。入路仅仅5年,刘鹏就当上了车站值班员。父子同班,刘鹏成了父亲的“小领导”。

如今,父子俩坐在现代化的行车室里,一起指挥着来往的列车。刘鹏自豪地说:“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坐绿皮车去哈尔滨要8个多小时,后来,换了快速列车也要四五个小时。哈牡客专马上就要开通了,坐火车去哈尔滨只要一个半小时。我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跟上铁路快速发展的步伐。”

父亲刘永胜手指着高铁站海林北站方向风趣地说:“都说高铁站的行车指挥设备十分先进,要是上天再借我20年,我一定要到高铁站去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