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创新机制 效率倍增

2019-08-16 08:07: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肖培清 本报 张治国 黄敏华

8月7日,在洛阳电务段伊川站区,20余名职工兵分4组,精心配合,各司其职,对咽喉区道岔设备进行检修,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以往需要4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像这种大兵团、细分工、精协调的检修模式,已在洛阳电务段全面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年下半年,洛阳电务段结合管辖范围大、人员分散、作业效率低、检修质量不高的实际,实行修程修制改革,盘活人力资源,提高作业效率,走出了一条勇于创新的改革之路。

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必须在探索尝试中总结完善。去年下半年,该段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安全、技术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普铁车间反复调研,在摸清底数、研判风险、把脉会诊后,以洛阳东车间为试点,把8个分散的小工区合并为3个大工区,将人员集中在大站区,小站区只留守单人值班。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改革成效凸显出来,车间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

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稳扎稳打。生产方式的转变,涉及人员安置、交通配备、制度修订等工作。对此,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深入推进。

改革在洛阳东车间取得实效后,他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其他10个普铁车间的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分3批到洛阳东车间取经、热身,共同研究探讨更适合本车间推广的改革策略,先后召开12次研讨会、6次推进会。

破则立,变则通。11个普铁车间改革实施后,该段原有的110个小工区整合为35个大工区、75个值班点,撤销了车间下属的管控工区,将管控工区职工补强到段综合分析室。此次改革,他们挖潜劳动力资源近400人。在无新增人员的情况下,他们抽调47名职工参与郑万高铁提前介入工作,其他人员全部充实到大工区从事一线生产。

人员集中调配和使用,极大地释放出综合效能,特别是对Ⅰ级施工、集中修、应急抢险等需要大兵团协调配合的作业项目,效果尤其明显。

道岔是电务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风险点、突出风险源。道岔设备部件多、分布广,加上恶劣天气影响,需要定期全面检修维护。过去,小工区一般只有5人,除去室内外2名防护人员,只剩3人作业。在对上下行咽喉道岔进行检修维护时,人员紧张,加上时间有限,易发生挤伤手脚等人身伤害事故。整合为大工区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在道岔施工和检修作业中,20多人可以兵分多路,按照标准及流程进行精细检修。

设备检修到位,安全有了保障。据统计,该段普铁车间实施修程修制改革后,设备质量稳步提升。今年7月,该段设备责任故障数量同比减少81.8%。

改革的红利不仅惠及安全生产,而且有效解决了一线职工“小站艰苦离家远、三天两头闹情绪”等不稳定因素。如今,职工汇集到大站区,离家近了,心也踏实下来,工作更努力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