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新型交通的领跑者 ——记中铁二十三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田宝华
在共和国新型交通试验田——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世界首条高速磁悬浮上海商业运营线和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沙中低速磁悬浮运营线的建设中,有一位工程师功不可没。他研制开发的跨座式城市单轨交通PC梁和高速、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轨道梁,不仅使这三项工程如期建成通车,而且使我国新型交通一跃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他就是现任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田宝华。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末,30出头的田宝华在蜀中之地的成都养马河桥梁厂已担重任,是这个桥梁厂的总工程师。一次春节回家,他听说,重庆将要兴建一条跨座式城市轻轨交通线,这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1998年他被委派去日本考察PC轻轨,意欲参建国内首条轻轨项目,打破中国无轻轨的空白历史。
在考察中他求知若渴,却遭遇对方不准拍照、不准录像的技术封锁。带着日本人“如果不引进我们的技术,你们中国人不可能研开发出PC梁”的轻蔑,和满脑子看到听到的技术信息,田宝华回国,立即投入PC梁研发,誓要为国争光。
他召集厂里的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积极征求专家教授的建议,潜心研究。在经过了240多次试验后,完成了PC梁全套设施的总装,从技术上超越日本,打破世界纪录。日本专家听闻后对此高度评价:“完全自动研发PC梁,中国人了不起”。
后据专家测算,跨座式轻轨PC梁的研发,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外汇开支,而且彻底解决了PC梁国产化问题,每年可为国家新增产值上亿元。机遇只给有准备之人,田宝华研究出的PC梁产品,使企业接连在重庆二号线、三号线工程中承揽PC梁工程和土建工程,依靠科技实力稳稳占据了重庆市常
盛名之下,田宝华没有停歇,他又将眼光放在了下一代产品的身上,他说“一定要超前研究,做这一代就要瞄准下一代”。正是这种超前的创新精神,让他和他的研发队伍在轨道梁的研发和制作上保持国际超前。此时的田宝华没有想到,一个更大的挑战正在前方等着他。
21世纪初叶,养马河桥梁厂收到一纸从上海发来的传真,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工程竟主动“送货上门”。田宝华所在的中铁养马河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对轨道梁的研发优势,以技术总把关人的身份,中标5亿多元的上海磁悬浮轨道梁工程,负责磁悬浮高精度轨道梁的研发和生产。
轨道梁是磁悬浮工程四大核心技术中,唯一由中方研发的技术项目。磁悬浮轨道梁对精度的要求极为“严苛”,列车在四五百公里时速下,梁体功能面弹力误差控制在正负两毫米以内。这种高精度要求,在“粗线条”的混凝土制品生产中是一场革命,被称为“世界第一精度”,难度空前。
为快速研发出轨道梁,田宝华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他白天绘图纸研发模板,晚上办职工夜校,为工人做钢筋焊点、绑扎、模板安装等一系列培训。由于模板研制占用了较长时间,甚至引来业主对他研发能力的诸多质疑。为此,千斤重担一人挑的田宝华心急如焚。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来自各方的压力,他的精神快到达崩溃的边缘。
一天,实在忍受不了内外的压力,田宝华赌气告假回到位于成都的厂里,“我要叫他们大锤砸在棉花上——无声,压的我实在受不了”。虽离开了上海,但他心系研发工作,脑子里图纸和数据挥之不去。第二天,他就返回了上海磁悬浮工地。
经过三个月的研发,田宝华带领的攻关小组,绘制了上万张图纸,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敲定了理想的设计方案,让世界首条磁浮商业运营线在上海成为现实。德国专家对此竖起大拇指:“磁悬浮列车车辆制造技术在德国,轨道梁技术在中国。”此时,人们才吃惊地发现,年仅三十五岁田宝华,三个月前还很少有白发,此时竟已两鬓飞霜!
随后的几年,田宝华带领他的团队又相继研发了中低速磁悬浮轨道梁、无碴轨道、高铁轨道梁等新产品,不断为企业擦亮科技创新品牌。如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跻身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优秀专家的他,没有躺在功劳薄上沾沾自喜。他步履不停,仍一如既往地行进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孜孜不倦。
(黄仕科 蔡崇金 李亚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