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春运中,那些动人的身影

2019-03-01 08:38:3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凌晨巡线的“钢轨医生”

■本报 傅洛炜 本报 顾银锋

1月29日0时30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铁工务段探伤车间乐山探伤工区9名青工来到成贵铁路峨眉山支线,开始了一天的钢轨巡查工作。

他们穿着黄色反光作业服,推着钢轨探伤“小黄车”,利用春运夜间动车停运的几个小时,抓紧时间给钢轨做检查、保养,被形象地誉为高铁线路“钢轨医生”。

对于平常人来说,一天徒步走10公里还好,可一个月每天走10公里,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去年12月底开始,这群高铁线路“钢轨医生”便进入春运状态,放弃了周末休假,一个月内连续作业。

他们用精密仪器和重达35公斤的探伤“小黄车”,给每一根每一米钢轨轨头、轨腰、轨底做360度无死角检查,以保证钢轨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寒冷漆黑的夜晚,全国铁路还有很多像“钢轨医生”一样的职工,顶着头灯,打着手电,默默坚守岗位,不辞辛劳为确保春运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为春运幕后默默奉献的“钢轨医生”点赞!

检修库里上演“鹊桥会”

■本报 高李鹏 本报 窦世强 张 伟

“行车中一定要集中精力,不用惦记家里1近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运用车间机车乘务员张铭正准备操纵机车由检修库出库,与他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检修车间探伤工张小蕾赶来这样叮嘱他。

春运期间,天津机务段机车检修、牵引运输任务大量增加,张铭和张小蕾忙碌于各自工作,聚少离多,估计一周也就能见上两面,过年也不能在一起团圆,张小蕾只能趁丈夫操纵机车出入检修库的时机和他“鹊桥相会”。

今年45岁的张铭担任机车乘务员工作已经25年,一次出乘要三四天才能回来。和张铭同岁的张小蕾从事机车部件探伤工作,每天要推着七八十斤重的探伤车往返穿梭于检修库各机车股道,绝不放过一处安全隐患。

就在春运前,张小蕾的母亲和张铭的父亲患了重玻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夫妻二人结合班制绘出了《照顾老人和岗位工作“双不误”计划表》,实施后两人一个月内仅能见面4次。春运中,两人不仅齐心协力照顾家庭,在工作上也是相互促进。

“就盼着有那么一天,我俩一起陪着父母、孩子在家过个年,就心满意足了1平常人极易实现的目标,在他们心中却是对幸福梦的追求。

有困难,就找“中国好人”

■本报 陈南辉 本报 林 颖

2月10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的仙游站迎来客流高峰。9时左右,一位身材瘦削的客运员正在候车室里巡视。突然,一个小伙子晕倒在地上,脸色煞白,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客运员冲了过去,把小伙子扶起来,让他靠在自己身上。此时,小伙子已不省人事。客运员立刻用手指掐在他的人中部位,小伙子很快苏醒过来。小伙子的家人连声向这位清瘦的客运员道谢。

这位客运员就是翁建忠。 2017年5月10日,翁建忠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名冲出站台扑向进站动车的姑娘迅速拉住并用力拽回,老翁救人时后脑重重磕到地上又弹起来的一幕,引发无数网友关注。因为这一事迹,翁建忠当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成了“名人”的翁建忠也成了仙游站的“名片”。经常有人认出他后握手、打招呼、合影,许多旅客都有他的联系电话,他的旅客微信朋友圈达到了200多人。“有困难,找老翁”,已成为当地的一句“名言”。

翁建忠用自己的一点点平凡举动在春运期间诠释着“中国好人”的形象。

“眼科大夫”值守不眠夜

■本报 唐 茹 本报 张文龙

入夜的陕南秦巴腹地,天寒地冻,但安康电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却灯火通明,22块电脑屏幕闪亮着,12部电话随时接通,监控着管内119个车站的信号设备运行动态。

1月25日0时,值班人员张惠峰已值守了16个小时。春运期间,客车加密开行,信号设备维修作业“天窗”由每天一次改为每周一次、从天天巡视变为不间断远程监控。她说:“这里是全段安全生产指挥中枢。春运期间,我们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发现隐患、保证安全的担子更重。”

张惠峰在指挥中心工作了10多年。与10年前相比,今年春运的铁路运输能力翻了1倍,但维护信号设备的职工减少了20%,业务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张惠峰和另外5名职工分成3班,每班2人,24小时值班,监控信号设备,指挥现场应急处理故障隐患。

1时50分,张惠峰仍在忙碌。截至8时下班,她一天内检索了1万多条数据曲线,分析数据2万多组,接听电话超过300个,填写工作报表、事项追踪23项,工作量几乎是平时的2倍。

“我们就像眼科大夫,及时除病排患,让信号设备‘明眸生辉’、安全优质运行。”她对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