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黄河岸边跃“龙门”

2017-07-25 10:20:0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唐 茹 本报 王 刚

7月6日,位于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区中心的下峪口站里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满载焦炭、钢铁、矿石的车辆在货场里穿行,装载机时起时落,发出阵阵轰鸣声。在站场第12股道,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的洗精煤通过传送带,不用落地,直接进入煤仓,经漏斗装到空敞车里,实现了“门对门”运输。

西安铁路局韩城车务段下峪口站是侯西线上的一个一等货运站,始建于1958年,1978年4月正式营业。该站位于黄河之滨,以运输煤炭、钢铁等物资为主。这个站历经30多年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铁杆”客户。今年上半年,这个站发送货物293万吨,完成年发送计划的62%,同比增长37%。

4.4亿元收入分摊到车站120名职工身上,人均创收近367万元。谈到不俗的运输成绩,下峪口站第15任党总支书记黄亚巍总结道:“这得益于一届届党总支成员始终不忘‘传家宝’,坚持育人铸魂,引导党员群众弘扬‘环境艰苦逆流而上、创先争优鱼跃龙门’的‘龙门精神’。”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在陕西韩城龙门镇,流传着大禹凿山导河、“鲤鱼跳龙门”等中华经典故事。车站党总支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提炼中华精神内涵,组织和引领职工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像“鲤鱼跳龙门”一样,敢于逆流而上、争创一流。古老的经典故事和“龙门精神”被镌刻在一面墙上,如同车站的“传家宝”,激励干部职工奋勇前行。

从车站向南远眺,滚滚黄河奔流在山间,两岸悬崖壁立,状若刀割,形成了一个黄河大峡谷风口。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谚: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煤尘遮云日。处在风口上的下峪口站,这几年虽投用了煤炭抑尘网,但因为货物散堆在货场里,当呼呼的黄河风不期而至时,站区煤尘飞舞,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极为恶劣。

下峪口站党总支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职工生活作为凝心聚力的法宝,在工作岗位摆放绿植鲜花,成立“龙门书社”,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职工中的厨艺达人义务帮厨,改善职工们的伙食,坚持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

下峪口站党总支成员以身作则,在艰苦的站区环境中干在先、攻坚在前,针对市场环境变化给车站增运创收带来的挑战,带头上门营销,为货主解决多项难题,获得货主的一致好评。

下峪口站发挥2013年成立的“跃龙门”党员营销服务队的攻坚作用,组织服务队成员深入周边厂矿,抓住钢铁行业复苏的良机,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主动向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客户开展营销,了解客户需求,使货源回归铁路,实现增运增收。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职工们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车站的长远发展中,立足岗位,艰苦奋斗。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区是陕西省循环经济示范点,是西北地区较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和钢铁生产基地。车站职工把办公室建在园区内,与煤炭、钢铁、化工、焦炭等企业“零障碍”联系,实现运输“门到门”。

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4月,车站单月装车10032辆、发送货物6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9763万元,创建站以来最高纪录。近年来,下峪口站党总支先后获得了全路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拾五好”党支部等荣誉。同时,车站还实现31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采访手记

在下峪口站亲历了这里的“黑旋风”,当狂风大作时,在室外作业的职工头发、耳朵、鼻孔甚至嘴巴里都是煤尘,令人切身感受到车站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

这里的职工除了要体会寂寞的滋味外,还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与煤尘抗争。在艰苦的作业环境下,车站各个岗位的职工始终乐观向上、迎难而上、负重而上,自觉践行“龙门精神”,取得了职工敢作为、奋勇跃“龙门”的骄人业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