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细微处见工匠精神

2017-06-08 21:50:5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在襄阳电务段检修车间转辙机工区,活跃着一位抱着资料不放、盯着设备研究、守着工区下班不走的信号工,他就是该工区的高级技师柴四海,曾6次参与研发QC创新项目并取得技术成果。

柴师傅年近五旬,平时爱动脑筋,喜欢钻研、突破,有创新意识。

今年,柴师傅与工区QC小组其他成员针对转辙机的“一点卡锁”式挡销板使用问题展开技术攻关。由于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柴师傅心急如焚,常常蹲在设备间里冥思苦想。在其他同事下班离开后,他依然拿着图纸琢磨,整个工区的夜晚只有他忙碌的身影。

面对难题,他先是深入小站工区调查询问设备使用情况,汇总故障,再和同事们针对转辙机挡销板脱落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最后确定了几种初步的改良方案。他的工作服口袋里装着一个小笔记本,随时记下发现的问题或是脑海中闪现的金点子。大家都夸他在工作中既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又具有技术改良的脑筋。

柴师傅画出改良后的挡销板草图,然后做出模型进行试验比对,最后再画出实物大小的图纸送去厂家定制。为了得到精确数据,柴师傅煞费苦心。挡销板槽口宽度太窄影响动作灵活性,太宽又容易造成脱落,所以他反复设计、加工、修改、试验,终于制订出最优方案。

他说:“任何的小细节都会成为安全隐患,精准就是在确保安全。”

今年5月,在襄阳电务段QC成果发布会上,柴师傅所在QC小组的研发成果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

柴师傅常说:“技术创新就是祛除设备质量方面的顽疾,确保绝对安全。”

刘 俊

编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运输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职工不可有一丝的侥幸心理。柴四海认真对待小细节,凡事做到精准,在细微处彰显了铁路工匠风采。评价一个工匠,最重要的不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数量,而是每项成果的质量以及所产生的安全效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