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2017-05-11 08:55:5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肖培清 本报 李中华

今年40岁的徐鹏是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检查监控车间钢轨探伤高级技师。徐鹏于1995年入路,2001年从线路工转岗成为一名钢轨探伤工。探伤工是钢轨的“医生”,“医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线路安全。为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多从书中汲取营养,还把现场发现的重伤钢轨拉回工区,反复上机演练。勤能补拙,熟能生巧。没多久,徐鹏成了钢轨探伤领域的行家里手,在2004年路局组织的探伤比武中取得实作第3名的成绩。此后,徐鹏凭自身努力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2012年,郑州局设立徐鹏铁路探伤工局首席技师工作室;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该工作室为徐鹏钢轨探伤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郑州局工会将该工作室命名为徐鹏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今,创新工作室聚集了1名工程师、3名探伤高级技师和6名探伤技师。

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徐鹏一如既往和工友们一起下现场,收集探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点、难题,听取探伤人员的意见建议。据徐鹏介绍,线岔设备上的螺栓孔裂纹最隐蔽、最难探,也是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之一。他们把不同螺栓孔裂纹的发展趋向进行分析对比,反复琢磨,慢慢地发现了裂纹规律、掌握了探伤技巧。如今,他们帮助工区细化作业标准,解决螺栓孔裂纹不易发现的难题。近3年来,徐鹏带领团队完成5项技术攻关与成果推广运用和20项小革新。

2013年,徐鹏带领团队用半年时间从现场收集钢轨伤损图片400多张,从中挑选90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编成了《伤损图谱和手工探伤检查》一书。这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作为指导钢轨探伤工标准化作业系列丛书之一在全段推广。

2015年,徐鹏带领团队对钢轨探伤仪供水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加装塑料三通,将供水由一路改为三路,使水流对钢轨表面实现全覆盖。通过现场试验,钢轨表面的水流铺刷宽度由原来的35毫米至50毫米增大至65毫米以上,确保了钢轨表面状态不良地段的耦合,提高了探伤质量和数据回放质量。这一改进项目在2016年全局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6年,徐鹏带领团队针对探伤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随时会影响到探伤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对与钢轨探伤作业有关的5项指导书进行重新修订。新修订的指导书从每日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对人员、作业标准规范进行细化,让职工一看就知道每天作业流程,杜绝安全漏洞。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年来,创新工作室已为段输送出2名探伤工长和3名探伤班长,培养出2名业务状元和全局最年轻的女探伤技师。2010年,徐鹏被郑州局聘为全局探伤工培训特邀教员。他培训的2000多名探伤工已成为郑州局线路探伤的主力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