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铁路老物件”让我们谨记曾经的艰苦岁月

2019-02-21 18:47:3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刘烨

刘中利是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银川客运段的一名工作人员,几十年间,收藏了5000多件铁路老物件。火车票、信号灯、徽章……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铁路老物件,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与变迁。 

(新华社报道)

1909年10月2日在北京丰台柳村响起了一阵锣鼓喧天的奏乐声,声音响彻柳村的每个角落。中国第一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自主研发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了。

“京张铁路”建设全长约200公里,耗时4年,消耗白银500万两,人力物力消耗尚无明确数据。距记载,在建造“京张铁路”第二阶段时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但因当地地势险要,开采工具极为有限只能靠工人用双手去挖,用身体活生生顶出一条隧道,可见当时建造之艰辛,难度之大。在后人对“京张铁路”以及工程师詹天佑的致辞中提到“穿越一个世纪,见证百年沧桑,刻画历史巨变,一个个生命竟如此坚强。他们以顽强的毅力,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他们以坚持不懈的意志,给祖国一份永久的光辉”。

2003年10月11日与“京张铁路”的开通已过94年,中国铁路在这期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时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正式诞生。他标志着中国铁路由“普速”迈向“高速”的序幕正式拉开。

“秦沈客运专线”的建设时期,中国铁路以整体迈向成熟,设备设施与“京张铁路”的建造早已今非昔比。但在技术上、车辆运行上、通信设施上需要攻克的难题却也让人绞尽脑汁。在建设初期,秦沈客运专线秦皇岛至凌海间为剥蚀丘陵区,凌海至沈阳间为冲积平原,沿线分布大量软土、松软土地层和盐渍土、膨胀土等不良地质,共有软土、松软地层121.8千米、地震液化地层11.9千米,这种不良的地质使建设难度急剧增大,研究人员为克服此种困难,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秦沈客运专线”建成后其发布建造时的分析报告,实验草案数目令人叹为观止。在牵引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更是实现了质的跨越。

在今天,中国的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高铁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谐”迈向“复兴”、“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我们早已脱离了“京张铁路”的是艰苦岁月也早已脱离了“秦沈客运专线”的技术缺乏,在这悠悠黄土下,祖国的高铁飞驰在世界各地的东西南北。我们为此感到骄傲,但今天我们在骄傲的同时也需要谨记我们脚下这两条钢轨所承载的岁月,因为我们今天享有的无数成果是无数前辈先人用他们的岁月与身体铸造而成的。

铁路设备无数次的研发创新,无数次的更新换代,一盏盏灯光与电台的更替,一次次人员与车辆的交接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在今天不知有多少人还曾记得我们小时候做的绿皮车箱,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曾羡慕的火车司机。我们无法抓住岁月的回忆,也无法让岁月在我们身边休憩,但我们应让一些珍贵的岁月永远驻扎在我们的记忆中,曾经的历史时刻、曾经的光辉岁月、曾经的伟人功绩,这些应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因为我们此时走的每一步都是曾经艰苦岁月留下的结晶,都是曾经艰苦岁月驻扎后换来的稳定。

刘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