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63年的守护
■本报 莫育杰 本报 覃文愿
在黔桂线上,有一个特殊的铁路家庭,祖孙三代在此坚守了63年。这就是柳州工务段金城江路桥车间代技术员潘杨一家。潘杨的祖父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役老兵, 父亲是有责任与担当的铁路职工,潘杨本人在退役后也成为一名铁路职工。
春秋一甲子,黔桂换新颜。1955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黔桂铁路金城江至都匀段进行修复,1959年1月7日,黔桂铁路全线通车。2009年,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运输能力增长3倍,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
60多年沧桑变幻,三代人无悔守护,这个故事,还得从1956年讲起。
潘杨的祖父潘世富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参与过鸭绿江大桥的抢修。1956年,他和战友来到老黔桂线关西站投身铁路事业。
“我父亲那时候就在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办公,晚上要点着煤油灯爬信号杆给司机指示臂板信号,每天凭着脚力在各个道岔间走,鞋子的后跟都磨破了,但从没听他抱怨过半句。”潘杨的父亲潘泽肥回忆道。
1967年,潘泽肥5岁,潘世富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潘杨奶奶肩上。1969年,奶奶带着潘泽肥四姐弟回安徽老家,当时正赶上发大洪水,房子被淹,一家人在水中抱头大哭。
1981年,在柳州铁路局的关心帮助下,祖母带着家人回到广西,并在河池市南丹县公安局办理了当地户口,这也为解决就业难题带来曙光。“感谢铁路为我们家带来希望,我妈现在已经83岁了,她依然记得这份恩情。”潘泽肥深情地说道。
1982年,刚满20岁的潘泽肥参加六甲工务段的知青班,成为潘家第二代铁路人,父亲当年手中的那盏煤油灯,成为他心中永不熄灭的指路灯。
“那时候,我们经常一天就是翻修一个涵洞,工作量大、危险系数又高。汛期,一到刮风下雨就神经紧绷,有时在防洪危重地段,就搭个帐篷睡在铁路边。”潘泽肥说。当年他才干半个月,因为太辛苦,就跑回家跟母亲说不想干了。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啊,铁路养活了我们一家人,你要认真工作,知恩图报。”
从此,潘泽肥再也没了辞职的打算,安下心来钻研业务知识,慢慢从一名桥隧工成长为工班长、高级技师,这一干就是36年。2018年11月,潘泽肥光荣退休。
退休后潘泽肥最喜欢干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回到原班组转转,督促儿子潘杨学业务;另一件就是带着6岁的孙子看火车,每次看到呼啸而过的列车,他感到无比欣慰。
在潘泽肥的耳濡目染下,潘杨从小就对铁路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2009年,刚退役的潘杨进入父亲所在的柳州工务段,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初入铁路,由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潘杨打起了退堂鼓,是父亲让他重拾了信心。
“作为工务人,需要经常走线路,虽然辛苦,但看到的风景也多。”潘泽肥教育儿子,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他告诉潘杨,其实老一辈的铁路人更辛苦。老黔桂线最具代表性的区段莫过于拉易村的回龙道,那时候火车只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在那片洼地绕大弯,调头后才能爬上一个大坡。“不流汗怎能把线路养好,火车又怎能爬得上坡?”潘泽肥说。
后来,潘杨进入危石班,更能理解父亲这段话的含义了。危石班每天与悬崖峭壁上的危石打交道,不仅工作难度大,而且危险系数高。第一次参加高空危石排查时,潘杨发现高山上根本没有路,而且特别险峻。“没有检查通道怎么上去呢。”潘杨问老工长。老工长掷地有声地说:“路,都是用脚走出来的1
如今,黔桂线早已今非昔比。这条线路最初只能跑蒸汽机车,2009年电气化改造完成后,电力机车牵引着钢铁长龙在黔桂大地疾驰。潘泽肥的父辈们只能徒步维护线路设备,现在工程车已能将工务人送至现场每一处需要维护的工地附近。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出去检查,遇到陡峭的山峰就使用无人机,可以借助机器来寻找一条容易攀登的路线,会少走很多冤枉路。”潘杨说。
岁月不居,万象更新。新中国成立70年,桂西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黔桂线浴火重生,贵阳至南宁高铁建设也如火如荼。潘杨一家三代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镌刻在祖孙三代人心中的,是这两根没有尽头的钢轨,是翻山越岭的不变坚守。
本文图片均由覃文愿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