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济南站的小优化与大变化

2019-06-24 08:15:1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胶济线上行

“以前感觉联锁区维修天天干,但很多时候设备还会要‘紧急点’进行再次维修,好像永远修不好似的。优化后,设备单位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点时间长了、次数少了,作业效率更高了。”近日,济南站联锁区作业优化后,车站值班员陈谦感受颇深。

今年第二季度调图后,济南站图定接发旅客列车116.5对,其中动车67.5对;大明湖站接发列车98.5对,其中20对办理客运业务。接发列车密度高、跨线列车多、列车进路交叉大、设备使用率高,导致联锁区设备维修时间短、次数多,无法满足设备管理单位维修作业需求,对运输组织也产生一定影响。

“每天这么多车刹车、启动,对钢轨损耗很大。但是我们一周一个咽喉的纯干活时间就那么一点,要保证线路质量真是太难了。”济南工务段济南线路车间济一工区工长张鑫对此很是发愁。

但是车站职工又是另一种看法。“工务、电务整天干维修,把车都扣在邻站。交点之后,四面八方地一股脑儿涌过来,我们实在头痛。”济南站值班员常含笑说。

针对这个矛盾,济南站成立创新工作室,以优化联锁区作业为抓手,挖掘运输潜力,优化运输组织;在安全科设立1个创新工作组,运转车间设立4个创新工作组,大明湖站设立2个创新工作组,围绕同一课题方案进行分组攻关、课题竞赛。他们再将这些攻关小组统一起来,从联锁区范围、调度命令、登销记内容、安全措施、防护作业几个方面的影响,对课题方案进行讨论、更改,联系实际“实做”,聚焦不同“整改”,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直至最后形成优化措施。

他们采用大优化套小优化的方式优化运输组织。一是小优化,根据车流和运行线,对能同时作业的联锁区采取同一日提报计划、同时进行的方式,优化安全措施。二是大优化,对济南站17号、18号联锁区,采取A区(胶济线上行)带B区(胶济线下行)或B区(胶济线下行)带A区(胶济线上行),分时段封锁形成垂直的方式进行固化。他们对大明湖联锁区进行整合,由原有15个联锁区变为现在的6个联锁区;随后又对部分Ⅴ型“天窗”、联锁区维修作业试行固定影响范围、固定安全措施、固定登销记内容的“三固定”措施。

联锁区作业优化后,车站职工执行安全措施时需要点击按钮的次数由以前的35次减少到14次,减少了60%,调度命令和登销记的使用较优化前减少60%,还减少了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强度,使作业人员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组织列车运输。

几个联锁区作业时间同时放长,既满足了设备单位的维修时间,又压缩了联锁区作业次数,减少了对车站运输组织的影响。“以前‘天窗’开始之后,车站要先执行安全措施,把相关道岔加锁。很多加锁的道岔其实是我们的作业地点,我们要把车站加锁的道岔再解锁,这一来一去,有时候10分钟就进去了。一共70分钟的‘天窗’点,其实纯作业时间也就半个多小时。”济南电务段济南站驻站联络员粱珍珍介绍说,“优化后,减少了很多没用的工作,作业质量得到了提高。”

对比之前施工、维修作业数据分析,济南站联锁区作业优化后同一地点的维修次数、时间较2018年分别减少34.6%和30.3%。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