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创新助我“跃”龙门

2018-11-24 08:48:0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短台阶

在川西高原地下1200米深处,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遭遇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圆形断面被挤压成扁圆形。我工作了20多年,从未遇到的状况发生了。面对此情此景,我陷入了沉思:这个龙门,到底怎么“跃”?

1995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的我,从事铁路一线施工已有23年,至今已先后参加了沾昆铁路、成兰铁路等12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成兰铁路是一条修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天路”。跃龙门隧道跨越绵阳市安州区和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穿越龙门山活动主断裂带。

由于龙门山山脉因龙门断裂带构造复杂且一直延伸,不断增加着我们的施工难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的我,只能带领我们的技术团队独自摸索、创新,解决一个个困难。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是铁路建设世界性难题。2016年7月,受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复杂构造影响,跃龙门隧道在施工时突然引发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洞群效应。在高地应力作用下,隧道围岩向内收敛,初支钢架扭曲折断、仰拱严重上拱,圆形断面被挤压成扁圆形。

大变形发生后,攻关小组通过数据模拟、现场试验、优化创新,历时9个月,提出“两台阶带仰拱(短台阶)快速封闭成环施工方法”。我带领技术团队采用这项自主创新的施工方法,依托成套机械化施工,有效改善了隧道洞周应力分布,减缓了围岩破碎范围的发展,实现了对大变形的有效控制。2018年,成兰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成果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评审,在全路推广应用。

应对大变形,关键在快。以快制变、以快止变,机械化施工是关键。在跃龙门隧道的掘进中,我根据工程特点及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等要求,结合阿特拉斯两臂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多功能钢拱架安装机、C6多功能地质钻机等30多台设备,摸索出了“掘进快、支护快、封闭快、质量高、安全好、外观美、维修精”的隧道机械化配置配套施工体系并主持完成“新生地震带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科研成果,获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科技创新是提升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控的有力手段。跃龙门隧道独头通风距离长达8公里,有多个作业面纵横交错,由于高瓦斯、长距离等原因导致施工通风难度极大。为解决现场问题,我翻阅大量资料,结合实际提出了“自然风压+机械辅助”的综合性通风模式,并且采用“特长型隧道阶段型混合式通风”新技术,彻底解决了跃龙门隧道施工通风、高瓦斯防治等难题。

受益于新时代提供的宝贵机遇,受益于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从单一的桥梁专家、隧道专家,成长为综合性铁路工程专家。截至目前,我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省部级工法5项,还荣获火车头奖章、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荣誉已成过去,未来我和我的团队还将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口述:中铁十九局集团副总工程师兼成兰铁路5标项目部总工程师王俊涛

采访整理:本报 唐克军

本报 张振宇

本报 贺莉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