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笔耕与付出 —— 记成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优秀通讯员叶志权
8月5日,盛夏的阳光洒满贵州境内沪昆线东段苗岭侗乡的山山岭岭,凯里工务段纪检员叶志权忙完手中的工作,已经是中午。想到还有一条新闻要写,抓紧时间传给媒体,他又忙着写稿,然后通过邮件发往路内外报刊台和网络媒体。
忙碌,是叶志权的真实写照。40年来,他奔走在段管内605.540公里线路上的一个个小站,小站人扎根一线,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时时刻刻感染着他。不管走到哪里,蜿蜒的铁路,总会有叶志权忙碌的身影;不管走到哪里,小站人挥汗洒雨保安全畅通就是他的收获。
40年的笔耕与付出,是何等的不易。
1980年10月,还在读高一的叶志权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选择退学干临时工。两个月后,父亲退休,他顶替,成了“铁二代”。那年,他正好17岁。
上班的第一天,他起了一个大早到工区,敲钟点名后,领取了捣镐、耙子,正准备出发时,指导员把他叫到身边,说道:“你是高中生,养路工苦累脏险样样都占着,但是没有人来为他们宣传,你得多写写身边的工友。”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早出晚归,迎着烈日晒,忍着寒风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区,还要练笔,尽管辛苦,他却高兴地对工友说:“总有一天,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小站人的坚守与付出。”
长路漫漫,却并不孤独。叶志权迷惑过,徘徊过,拥有过,感动过。每一次经历,或许就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一次破茧成蝶的重生。经历的事多了,终于明白,笔耕就是一种历练,只要那颗心永远阳光,就能让钢轨人生的每一段日子都感觉到幸福指数在增长。
就这样,他走上了这条长长的路,一走就是40年。他说,为大山里的小站人讴歌,为他们鼓劲加油是他无悔的选择。
后来,叶志权带着对文字的热爱担任了段团委书记、党办主任、党支部书记、党委宣传助理、纪检员,开始长期与文字打交道。1986年,他的第一篇新闻稿件《生命换取的教训》,在当时的《成都铁道报》发表了,随后经常在更名后的《西南铁道报》上发表文章。文字逐渐支撑起他的理想和目标,成就了他的梦想。
时光飞逝,叶志权工作后当“土记者”也接近34个年头了。在他身边,许多职工为了确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长年累月坚守在小站,远离城镇、条件艰苦、与寂寞相伴,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因此,他把笔头、眼睛瞄准小站人,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试图用他们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1996年5月,叶志权来到了岩英危岩看守点,见6位老职工在方圆两三公里荒无人烟的夹皮沟里尽职尽责地看守危岩,他被感动了。在那里,他用了半天时间采访当班看守工,随后一篇《六条汉子与一堆危岩》的通讯诞生了。稿子发出后,很快被《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羊城晚报》采用,受到了生产一线干部职工的好评,大家认为,这篇稿子标题新颖,主题鲜明,反映的事实就在他们身边,让读者感到亲切。2005年11月,他来到小龙洞桥路工区,见到工长李复胜和几名男女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长年生活在这“两山夹一谷”的偏僻小站里。于是,他连夜采访了他们,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独白。当天晚上,他含泪写成通讯《小站雕塑群》,很快被《西南铁道报》采用。这篇报道在提炼主题思想、选材立意上他的确下了些工夫,单是标题他就想了一个晚上,共写了6个标题,反复比较后,才选定了这个标题。实践证明,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车间班组,和职工群众广交朋友,才能了解到职工的真实思想和诉求,才能发现他们崇高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捕捉到他们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文章的主角。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才会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
从报上发表第一篇豆腐块到后来发表较有影响的各类文章,到后来的获奖作品,他日渐明白,要想在写作上取得进步,必须首先当好学生,拜行家为师。他的拜师不是一拜,而是三拜。一是凡到集团公司开会、学习、办事,他都要去报社和宣传部拜师,请老师们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经常拜读中外优秀新闻作品,从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三是拜职工为师,虚心向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学习生动、朴实的语言。多年来,他深入基层采访近千次,获得大量素材和群众语言,写出许多好的作品,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工务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了解铁路运输守护神的艰辛与奉献,扩大了铁路的知名度。1995年,贵州日报社《新闻写作》第3期的“通讯员赞”栏目,以《他迷恋新闻写作》对叶志权进行了介绍。
40年漫漫钢轨人生路,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叶志权的脚步。白天,他边工作边采访,常常晚上伴着一盏孤灯,坐在电脑桌前激扬文字,一坐就是几小时,经常捣鼓到深夜。头昏了,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写作。他给自己订下了几条规定:一是勤于笔耕;二是写真人真事,现场采访决不闭门造车;三是不怕路途遥远。自1986年至今,他已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人民铁道》、《西南铁道报》等路内外20多家报刊台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散文、诗歌、小说等稿件3000余篇条,他采写的《玉屏工务段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葡萄效应》新闻和通讯获得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所写的《站段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获2011年度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论(著)文二等奖。2013年,他撰写的《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得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2018年至2019年,叶志权连续两年被集团公司党委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一天容易,一年容易,但坚持40年不容易。叶志权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政工干部,在为山区铁路服务的这条路上,他仍要继续前行,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