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怀化电务段职工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心得体会

2019-07-11 17:32:2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周倩倩

家书寄语,纸短情深。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收录了五十多个作者的近百封家书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这些英勇的革命者,既包括陶铸、邓子恢、帅孟奇、周扬、项南等老一辈革命家,还有很多普通党员。我无从知晓这些家书的去向,但可以想象,他们也许在硝烟中几经辗转,终于到达苍老的手掌;也许逃过了绵延的战火,却寄不天堂,也许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才重见天堂,在一生的等待中渐渐模糊……

与妻语:“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中有一死,我死您也不必过悲伤,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信中的殷殷嘱托,是吉鸿昌在殉难前几小时写得,鼓励妻子为了儿女的成长、为了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坚强的活下去。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大丈夫有报国之志,为了国家,舍了小家,心中切肤的痛,读罢泪沾襟。

与儿语:“您才参加工作,临别时一番话,要牢牢记祝‘红着出去,红着回来。’”这是1964年10月的黄承德参加社教队的那一天,极为平凡的父亲对他的万分嘱托。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个人的真实情感,凝聚着父爱的朴实语言承载着特殊时代的红色基因。

与家语:“给家去了数十封信,始终未有接到家一封”战士,是坚强,钢铁和力量的代名词,这样悲凉的句子,大概是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生出来的,为了信仰,共产党员铁骨铮铮,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却害怕从深夜里冷暖交织的梦中醒来,想起心心念念的家乡。

从亲情的角度解读革命,从人性的角度致敬勇士,这是《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最感动我的地方,在那些平凡的家书里,我们找到的是身为人父人子最为真实的一面,一句句“不要怪我”说尽了心酸苦楚,一句句“我很好” 让我们想起多少报喜不报忧的过去。抛开过于客观又过于奋进的角度,这样的共产党员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确实体会到“珍惜”二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那样的遗憾是时代对你们的亏欠,我们领受着家书的温暖,也当感激这个温厚的时代。

怀化电务段通讯员  周倩倩

2019年7月11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