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小小火车票承载大发展

2018-12-26 08:54:2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取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见证着铁路的大发展。

1978年,火车票还是靠售票员从木箱子里一张一张地抽,并手工轧日期、填座次。如今,网上售票、自助取票、刷脸进站已成主流。明年,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推广。

武昌站售票值班员易娟从事售票工作23年,从硬板票到软纸票,再到自助打印的磁介票,很快她还将经历无票乘车时代。易娟的工作历程,折射的是一部火车票变迁史,更是铁路改革的发展史。

1995年,电脑尚未进入铁路售票系统,易娟卖起票来更像中医抓药。那时候,售票岗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木箱,箱子上有数十个抽屉。去往不同城市的车票分装在不同抽屉里,旅客去哪里,易娟就抽哪个抽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南下务工流开始出现,售票窗口前始终排着长长的购票队伍,一票难求。想要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售票员就要加快动作。时间长了,易娟的手好像机械手左右挥舞,不用看抽屉就能抽对车票。抽出车票后,她还要用轧票机在票上轧日期,再用胶水在票面贴上写有座位号的小纸条。一天下来,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

抽票、轧日期、贴座位号只是普通车票的售票流程,要是遇上联程票,易娟还要拿算盘计算里程,再根据里程算出票价,然后逐一填写。一张联程票开出来,熟练的售票员也要5分钟。

1996年,易娟接到通知,铁路正式启用电脑售票系统。从来没摸过电脑、更不会打字的她一开始不知所措。为了尽快适应,易娟买了台小霸王游戏机,利用游戏机上的键盘很快学会了打字,还成了业务骨干。同事们有不懂的问题都会向她请教。

2007年,机打软纸票开始减少,带有二维码的磁卡票出现。之后,自助售(取)票机上线使用。截至目前,武昌站自助售(取)票机已承担了70%的车票打印工作。

2011年至今,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乘车形式先后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线路推开,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车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售票工作更加简单高效。然而,火车票的形式在变,铁路人服务旅客的真心不变。小小的车票见证着社会的大发展,更承载着铁路人“让出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