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铁路书写的重载奇迹

2018-10-29 08:35:0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非施工日

(上接A1版)

创新有动力,探索无止境——大秦铁路依靠自主创新、效率革命屹立于世界重载铁路一流行列

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侵袭了大半个中国。肩负抢运电煤重任的大秦铁路不负众望,日运量从83万吨首次飙升至100万吨。“那是一场突破运能极限的超常规抢运攻坚战。”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马志强回忆说。

10年后的2018年,大秦线日运量(非施工日)常态保持在130万吨以上。从超常规的100万吨,到常态化的130万吨,运量增长的背后是大秦铁路持续的自主创新、效率革命,是围绕“速密重”并举的一次次重大技术突破所释放出的巨大运输生产力。

铁路重载核心技术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尖端技术之一。按照“需求牵引、工程依托、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技术创新思路,大秦铁路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和众多重载理论成果。大秦铁路也由此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

常态化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是大秦铁路自主创新、效率革命最集中的体现。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必须破解通信可靠性、周期循环制动、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当时,铁道部牵头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技术团队,围绕60多个科研项目,进行了100多次科研试验。2009年,“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持续增量的重重压力,在大秦铁路转化为围绕效率持续创新的动力。如今,在全路实行的集中修模式,就是大秦线在解决设备维护与运输矛盾中首创的设备维修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秦铁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4月2日,大秦铁路成功进行了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试验,为既有基础设施条件下的增量提供了技术储备。2014年7月,大秦铁路发布《重载运输技术管理标准》。目前,在大秦铁路创立的“集疏运一体、速密重并举、路港矿协同”体系,已复制推广至瓦日、神朔等铁路。2018年1月17日、5月20日,瓦日铁路、唐呼铁路成功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大秦重载技术“开枝散叶”,成为我国铁路货运重载化、现代化的样板。

大秦铁路为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能,大秦铁路创新的动能则来自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只有中专学历的景生启总结的“2万吨列车精准操纵法”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空白,成为全路第一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重载司机。湖东车辆段刘书学和他的创新工作室,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完成技改135项,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众多“科技带头人”“大秦工匠”不断丰富着大秦铁路的创新实践,太原局集团公司先后有21人次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并有2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16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前往大秦铁路现场考察。走入世界重载铁路中心的大秦铁路为世界重载运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创新有动力,探索无止境。今年9月,为构建“平台+应用”重载技术研究体系,太原局集团公司成立了“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搭建起开放共享、世界水平的重载技术创新研究平台,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重载技术持续升级和重载产品装备升级换代。

奋进新时代,再做新贡献——大秦铁路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开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0月23日,连续25天的大秦、北同蒲线集中修圆满结束。与2年前不同的是,大机清筛作业前后,分别增加了“清水抑尘”和“污土转运”两个环节。施工中和施工后,不再有漫天煤尘和边坡污土。今天的大秦煤运通道正呈现出碧水蓝天的美丽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秦铁路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己任,发挥大秦重载能耗低、排放少、成本低、运量大的比较优势,不断释放铁路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效应。

大秦铁路把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治理作为重点,从源头控制煤炭运输扬尘污染,2017年投入5.27亿元对4.45亿吨货物进行抑尘喷洒;在大秦铁路沿线建设污染监测点,实时监测监控煤尘颗粒抛撒状况;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再生制动回馈电能利用研究,测试回馈电能11.3%至35%,节能环保效应明显。2017年,大秦铁路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下降13%、17.1%、55.5%。坚持绿色发展的大秦铁路更加生机盎然。

走进新时代的大秦铁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担当展示新作为。2018年,围绕“六线六区域”货运增量总体部署,大秦铁路以增量3200万吨、实现年运量4.5亿吨再次担当重任,精心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新文章。

管理集约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大秦铁路依托“集疏运衔接、路港矿协作、产运需联动”的优势,发挥铁路纽带作用,搭建上下游企业沟通桥梁。煤矿、铁路、港口三方分层在局集团公司、车务站段设立合署办公机构,无缝对接煤源集结、运输组织、港口疏解信息,实时反馈港口场存、调入、调出以及电厂库存、日耗、可用天数等信息。港口和下游企业按需确定“需求菜单”,铁路根据菜单指导上游企业装车,形成“集疏运”一体的集约化管理,通过信息共享、随时协调,综合编制货运日计划,实现机列、流线高效衔接。

增强运输组织的灵活性、适配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了使“集疏运”运输模式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煤炭产量、港口垛位、存煤总量、设备维修、船舶到港、船货衔接及海上气候等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大秦铁路发挥单元万吨、1.5万吨、2.1万吨等重载产品种类丰富、组合多样的优势,实施了100万吨至135万吨7种运输组织方案的模块组织,以极强的灵活性、适配性应对各种变化,并依此动态调整机车、车辆、乘务机班的投入比例,实现市场需求、设备维护与能力配置的有机结合。

精细化调度指挥推动高质量发展。大秦铁路运用先进的CTC调度指挥系统、GSM-R综合移动通信系统提高运输组织的精准性和效率;开展“快速动车、压缩间隔”等提效攻关,湖东二场开车平均追踪间隔由14分钟压缩至12分钟;通过机车机班运用高效化、车辆编组客车化,充分挖掘和谐型电力机车运力潜能,提升C80型车辆运用效率;组织调度员、机车司机举办达标达速劳动竞赛,2018年货物列车平均技术速度同比每小时提高2.4公里,增幅达5%;增加2.1万吨重载列车和“点对点”高质量列车开行比例。今年前9个月,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载列车86.1列,其中2.1万吨列车占比达71%;日均完成运量124.37万吨,其中165天突破130万吨。6月10日,大秦线日运量完成136.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40年来,开放的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发展奇迹。

30年来,砥砺前行的大秦铁路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奋进,成为中国重载运输自主创新的集大成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

开放的中国将更具活力,更加美丽;走进新时代的大秦铁路将再次书写中国重载运输的新奇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