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变身记”让生活更简单
在铁路线旁边长大的孩子,对火车票总有种莫名的熟悉亲切感。犹记得那时火车站小小的,旅客也不多,大家在检票口排着队手里都拿着一张淡粉色的小卡片。我好奇地在旁边探头探脑,尽管还不怎么认得车票上的字,可我记得每一张火车票底端都有一排栅栏一样的黑线。后来再大一点,我知道这个“栅栏”学名叫做条形码,上面蕴含着购买车票的具体车站、窗口信息和防伪码。这是我对火车票的初识,也是火车票的一维时代。
中学时代,暑假旅行再坐火车时,车票依然是淡粉色的质地,上面的条形码却升级成了方块形的二维码。这个小方块里,包含的信息比一维时代更丰富,不仅有购买车站窗口信息,还有购票人的实名制信息,且更安全防伪系数更高。
大学时代外地求学的我,记得每次寒假碰上春运,人工售票、取票窗口总是人满为患。以至于每次乘车至少要提前4、5个小时过来排队,一旦遇上点事卡着点来,那一定要上演一场现实版“速度与激情”不可。恰在此时,我手里的车票又一次升级换代,变成了淡蓝色磁质票面。进站检票闸机能够自动识别,购票、取票的方式也不再仅仅依靠窗口排队,可以通过自助购票机、取票机快速出票,极大提升了效率,且节约人力物力。
而如今,火车票再次革新。这回,直接化为无形的电子票。跨越式简化了乘火车出行的手续。不用取票,也不用再担心车票丢失的问题。真可谓身份证一卡在手,说走就走。无纸质出行,不仅方便了旅客,也真正践行了绿色环保出行。是中国铁路与当代科技融合的一次绝佳碰撞,既充分体现了科技服务于人文的理念,亦响应了国家大力倡导的“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要求。
从初识到现在,火车票这短短二十多年的 “变身记”让我不禁感慨万千。它不只是旅客一段旅程的见证,也是一代代铁路人青春流逝的过往。变的是车票,不变的,是人民铁路始终为人民的初心。
我相信中国铁路的创新必将以人为本不断前行,孜孜不倦。电子车票只是迈向智能化的一个起点。我期待,下一次的“变身”或许连身份证也不再需要携带,可以直接“刷脸”进站。我更期待,未来中国铁路在每一个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和想象之外的大胆革新。中国铁路,大有可期!(陈小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