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奔跑追梦 用文字净化心灵

2019-02-26 10:38:0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叶志权

大山、钢轨,桥梁、隧道,在我的人生中一直伴随着我,陪我走过从业以来的四十个春夏秋冬。小站、小站人,是我抑不住的朝气和热情的原动力,带我奔跑着追梦,用文字净化心灵,借着一股子激情,把清淡的文字熬成墨香。

回味,曾经走过的岁月,其实从小我就喜欢文字,钟情于书本。我在岁月里,且行且珍惜,一路走来,一直有书本伴于左右,因此,有了许多与高贵灵魂对话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自我、净化了心灵。

说起追梦的源头,得从我接触文字说起,这源于我的母亲。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她,在四川一个山区小镇长大,有幸读过一年多的私塾,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解放后,母亲与修建宝成铁路的父亲结婚。后来,父亲到了贵州,他们在鸿雁传书中,母亲认识了不少字。在我还没有入学时,母亲那点“渊博”的知识,足以“应付”那时的我了。记忆中母亲叫我认字的方式挺特别,就是朗读诗词,等我熟记后,再写在纸上,教我识字,读汉字,《悯农》和《静夜思》是母亲张口就来的诗词。那时虽分不清楚,也不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但母亲这种方式在我的脑海里灌输了文字思想,让我逐渐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想去学校读书的想法。

我之所以8岁才读书,说来还有一段插曲。其实,在我7岁就报了名,而且招生海报也贴了出来,可是,到了报名那一天,我却死活不肯去。母亲拿着黄荆条追了满条街,最终还是没有让我屈服。后来,学校唐主任找到家中,征得母亲同意,让她不到学龄的儿子顶替我的名额上了学。当一起砍柴的小伙伴背上书包都上学了,我却躲在家中透过门缝张望。终于按捺不住,第二年主动要求上学了。那一本本课本被母亲找来厚厚的新牛皮纸包好,我的求学生涯开启了,通过老师的教学,正式接触到了字母和文字。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那年,在母亲的引导下,我给远方的父亲回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来信收悉,见字如面,内情尽知,知道您在贵州一切都很好,非常高兴。家里一切都很好,请勿挂念……”信发出前,母亲让我念来听后,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父亲来信不住地夸赞我,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从此,家里写信的事我全包了,写信虽累,但累并快乐着,累并成长着。

在几年小学时光里,我从老师哪儿学到了不少知识,认识了很多新汉字,明白了无数的生活道理,还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那时候,我特别积极主动地一天砍两次柴火供家用,一到晚上,借着煤油灯暗淡的余光,躺在床上如饥似渴翻看父亲放在家中的书籍,时不时有一种想写点文字的冲动。

记得随父迁移到贵州后,特别是读初中时,我幸运地遇上了蹇老师,他是我国文学大师蹇先艾先生的长子。从此,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如鱼得水。蹇老师送给我《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居里夫人》等课外读物,我常常读得如饥似渴。那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蹇老师当范文读,我也从中得到一种无声的鼓励。记得有次参加作文竞赛,我的《当我升入高中之后》获得了高中组语文竞赛一等奖,虽然当时奖品只是一支铅笔和一个练习本,然而却让我感受到了:文字因我而增色,我因文字而受益。

从那时起,想成为作家的梦想逐渐开始在心中萌发,想着有一天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刊发,或者成书成册,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心灵的故事,温暖每一颗善良的心。为了这个梦,也为了让自己在日后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小我世界。我坚持写了十年日记,把曾经过往通过简单的文字符号瞬间呈现在眼前。如今,再次翻阅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日记本成了走过的岁月留给我的最好礼物。

1980年,我带着对文字的热爱参加铁路工作,生活圈子逐渐扩大,接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对文字的感知程度也在不断变化着,对文字的爱好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于是《一千零一夜》《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等书籍相继读到。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我的思绪便随着一页页文字走进书本,走近作者,与他们默默地进行着灵魂的对话,用心感受着书中的人情冷暖,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甚至在梦里也与书中的故事相约,而我的文字情缘也被藏在了那朦胧的青葱岁月里。

我热衷于写作,其实就是为了想抓住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四十载,痴心不改,在当时段团委书记吴越秦兄长的指导帮助下,我不断成长。后来,我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党办主任、党支部书记、党委宣传助理,开始长期与文字打交道。1986年,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生命换取的教训》,在当时的《成都铁道报》发表了,随后也经常在路内外报刊台网上发表文章。文字逐渐支撑起我的理想和目标,成就了我的梦想,使我在文字创作过程中,快乐远远超过了寂寞。

于宁静中思索,于喧嚣中寻觅,钢轨人生是我激扬文字的快乐驿站。

当思想的火花跳跃的时候,当创作的灵感迸发的时候,我已经习惯在钢轨人生路上寻找快乐。或奋笔疾书,或敲打键盘,一页一页,任思想放歌;一字一句,看文字跳舞。那一篇篇消息、通讯、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变成袅袅音符轻舞飞扬。而一笔一画,如一点一滴,不舍其小,汇成汪洋,惠泽我那渴望进取的心。

与书籍为伴,倾听文字的声音,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感叹,人类的智慧太庞大与无穷无尽了。我也慢慢地发现,阅读越多,认知越多,就越感觉自己知道的与懂得这个世界的奥秘太少太少了。

这些年,在我身边,许多一线职工为了确保山区铁路安全畅通,长年累月坚守在小站,远离城镇、条件艰苦、与寂寞相伴,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因此,我把笔头、眼睛瞄准他们,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试图用他们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我从一个个偏僻的小站走进了一个个淳朴、善良的小站人;我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交给了文字,讴歌小站和小站人,与文字的缘分也越来越深。我知道,机遇和梦想都在征程上,只有奔跑奋斗的人才能抓住机遇,实现梦想,奋斗是奔跑的动力,奔跑是奋斗的实现方式,而梦想是二者追求的目标。

如今,我很惊喜的发现,许多过去的身边事都被仔细地收藏起来了,宛如尘封的小我世界。只要打开它,就如同打开了那如火如荼的钢轨人生,在每一篇作品里,都能记起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但平常又有谁知道,一个人在自己执著追求的事业中,要想干出一定的成绩来,除了勤奋别无捷径。

1996年5月,我来到了岩英危岩看守点,见6位老职工在方圆两三公里荒无人烟的夹皮沟里尽职尽责地看守危岩,我被感动了。在那里,我用了半天时间采访当班看守工,随后一篇《六条汉子与一堆危岩》的通讯诞生了。稿子发出后,很快被《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羊城晚报》采用,受到了生产一线干部职工的好评,大家认为,这篇稿子标题新颖,主题鲜明,反映的事实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到亲切。2005年11月,我来到小龙洞桥路工区,见到工长李复胜和几名男女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长年生活在这“两山夹一谷”的偏僻小站里。于是,我连夜采访了他们,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独白。当天晚上,我含泪写成通讯《小站雕塑群》,很快被《西南铁道报》采用。这篇报道在提炼主题思想、选材立意上我的确下了些工夫,单是标题我就想了一个晚上,共写了6个标题,反复比较后,才选定了这个标题。实践证明,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车间班组,和职工群众广交朋友,才能了解到职工的真实思想和诉求,才能发现他们崇高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捕捉到他们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文章的主角。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才会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