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改革四十载,“映山红号”在红色传承中印出辉煌变迁

2018-12-20 15:28:4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张续亮

岁月峥嵘,岁月砥砺,曾经浴血染洗的革命之心,号召亿万斗士抗敌保国,红旗飘扬,红心向往,耀眼的五角星照亮着革命大地的天空,“石破天惊”更是成为一种象征。军旗渲染,军歌嘹亮,映山红绽满红土一方,车轮滚滚,汽笛悠扬,一列名为“映山红”号火车,从1978年南昌始发,承载着改革坚定初心,在红色土地印痕。风雨四十载,珍藏了奋斗年代的沧桑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的辉煌变迁。

      春秋四十载,一展经典黑白电影叙说汽笛的传奇。千里奔波,万里跋涉,“映山红”号满载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牵起连接首都北京的感情纽带;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映山红”号从浙赣线绕经长沙,沿京广线北上,历时36个小时。改革是一种力量,春风吹拂的地方,便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铁路汲取力量,守初心,当先行。“映山红”号从原先36个小时抵达首都北京到“提速时代”的26个小时,从京九铁路开通,结束绕线的16个小时到再次提速的13个小时,小小数字变化折射着中国铁路在改革开放中的奋进态度和辉煌成就。

      温情四十载,一片暖心柔色画布尽展为民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誓言,“映山红”号在时代中矢志追求服务质量,在服务中勇当先锋。一句“我们的服务质量永远有差距,旅客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成为那个年代最强有力的声音,也记录了那一群铁路人服务点滴。一节节车厢挤满旅客,一手抹布,一手扫帚,翻越重重“人墙”,吆喝,喊着是那时的经典画面,工作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让“映山红”号在追求“旅客满意率”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细微入手,服务落实,“亲和近管、精抓细管、真干严管、谋事善管”16字管理理念更是让服务质量达到更高的层次。四十年,在追求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温馨的片段在铁路人与旅客之间书写,那是最真实和最感动的,也是最催人奋进的,在新时代,它更是最好地诠释了中国铁路永恒的初心。

      激昂四十载,一支惊天动地曲调交响在革命天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时代的伟大号召,震撼人心,铁路建设声势浩浩荡荡。“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唯一进京列车“映山红”号到越开越多的旅客列车,红色经典和革命故事得到更多的传播,红色旅游成为热点,传承红色基因更是成为潮流,追随先辈的足迹,感受和平年代的幸福,一列列火车成为红色资源的“窗口”,讲述共产党人革命的红色事迹。在红色精神的传承中,星火便可以燎原,从线到网,从南昌到整个江西,从铁路末梢变成铁路枢纽,铁路线在革命老区江西愈织越密,“钢铁动脉”让千里赣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高铁时代的步入,让江西革命老区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同城效应”更是让人民按下幸福的快捷键。壮丽的画卷在这片红色土地铺展,中国铁路为椽笔,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横。

      红色圣地唱响时代新歌,改革步伐勇闯时代新路,在复兴的征程,态度必须明确,斗志必须昂扬,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冲锋力量,积健为雄,艰苦奋斗,迎复兴曙光,创时代辉煌。红旗漫卷,迎风飘扬,映山红开满革命土地,远处,一列火车疾驰前方,在东方红日的地方,刻下中国铁路的不朽传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