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改革开放40载,从阜阳站看铁路的腾飞

2018-11-10 18:54:4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丁丁

一座车站就是一部行走的词典,里面记录着改革开放40周年车站的沧海桑田,是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腾飞的缩影。以小见大,一座车站的变化也可以触碰时代的脉搏,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铁路的腾飞发展。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铁路飞速发展,阜阳地区出现闻名全国的外出务工潮,阜阳站由小到大,每年列车开行数量和旅客发送量由1978年的4列、58.4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目前的140列、逾900万人次,强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改革开放40周年,祖国的强大兴旺、人民的生活富裕殷实、家庭的美满幸福,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铁路一响,黄金万两。改革开放40周年,阜阳站由原来荒无人烟的小站一跃成为全国运输外出务工大军的大站。1978年阜阳站周围人烟稀少,建成有2条股道,2个售票窗口,开行客车2对,货车4对。阜阳站只能容纳300余人,候车室相对狭校站前广场排队买票的旅客排起长龙。站前广场尘土飞扬、雨天泥浆四溅、旅客身上也是一身泥水。旅客的出行需求与车站运力之间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运力紧张的局面,阜阳站动用货运棚车载客,车厢漆黑、无窗口、无卫生间、无取暖设备,条件相当艰苦,放在现在可能很多旅客难以想象,可这样的事情确实真实发生。人们为了出行,乘坐货车车厢出行,纯属无奈之举。美好出行、温馨出行,是一种奢侈。每年春运,人山人海的场景就会出现,人在囧途一点也不为过。每逢春运,人们为了外出打工,挤在车厢里面喘不过气,就连厕所也是站满人。笔者曾经亲身感受过,春运回家,站在硬座车厢内,连续站了12个小时,连上厕所都要从人堆里面穿过,可想而知,舒适性到底有多差。汗味、泡面味、烟味夹杂在一起,令人窒息。可是发生的真实一幕,对于很多习惯于乘坐高铁出行的旅客来说,确实匪夷所思。晚上车厢不时一部小推车,穿行在人海里,贩卖零食、饮料等日需品,旅客要想安稳休息也是一种奢侈。

如今,这种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40年来阜阳站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铁路重要的枢纽,从过去的二等车站跃升成为如今京九线上的一等车站,车站的升级必然带来列车开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每年阜阳站发送以农民工为主的旅客900万人次。农民工的出行迎来了春天,彻底告别过去拥挤、脏乱的绿皮车和拥挤不开的货车车厢。截止2017年底,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突破2.5万公里。普速+高铁的出行模式也已经被很多打工者接受。人们的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购票排长龙”的场景也已经属于过去式,互联网购票成为新时代宠儿,温馨、平安出行也已经习以为常。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口袋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返乡农民工由于外出打工多年,在他乡得到充分历练,见识和眼界相对来说更加开阔。他们把本领带回老家,返乡创业,又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返乡就业人数、新增企业、个体户再创新高,就是有力的佐证。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未来更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为阜阳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未来商合杭等高铁的陆续开通,农民工外出将更加便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脚步将进入增速换挡阶段,小康的道路将更加通畅。(丁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