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加速长三角“同城化”到来
据同济大学近期一项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三角地区跨城通勤研究表明,数万“长三角人”每天往返上海工作,其中来自苏州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0%,而在苏州昆山花桥地区,跨城到上海中心城区工作的人数甚至超过上海奉贤、青浦等郊区新城。(10月24日新华网)
上海,中国东方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的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人就业、参观、学习。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一环,它承担起责任,带着长三角地区腾飞。秉承“一荣俱荣”的理念,上海携手高铁,让“多城”变“同城”,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散发出巨大力量。
并指成掌,进退有度。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之前有点像是“一指禅”,靠着上海“冲锋陷阵”,其他城市作为“助手”,风险过大,前进力度也不足。高铁在长三角大规模建设,让长三角地区,尤其是靠近上海的一些城市,快速发展起来,跟上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弯曲的手指直立起来,形成一只“手掌”。在发展方面因为强有力的“手掌”而加速,在应对风险方面,因为“受力面积大”和各部分壮大的原因,被摧毁的概率小很多。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上海有着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但缺乏足够的物力资源和纵深。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于上海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能够提供上海所缺乏的资源和纵深。如同很多人的选择一样,上海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的房价,很多人承担不起,但是在周边城市生活,上海上班,有不少人可以接受。周边城市依托这些人才刺激当地消费,带动城市发展。依托这些条件,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加速融合,继往开来。长三角地区形成互补需要时间,而高铁能将这个时间大大缩短。长三角地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空运、水运受成本、时间的限制,远不如高铁方便。几十分钟或者一个多小时,一些上海郊区的人尚不能赶到市中心,但高铁可以。从上海出差到长三角各城市,早上出发晚上就可赶回。高铁如同高效的催化剂,加速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形成一个无缝连接的整体,乘风破浪、继往开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于长三角地区依然适用。以高铁为重要一环,打造更高效、更密集的交通网络体系,对于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形成“同城”效应,推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如此,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所做的这些尝试,对于其他区域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