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感悟延安精神

2018-09-18 17:47:4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张辉

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蒋介石欣喜若狂,下令南京与西安的商店和居民当晚一律悬挂“国旗”,燃放鞭炮庆祝“陕北大捷”,中外记者纷纷涌入延安进行战地采访。

同年8月,蒋介石乘坐专机到达延安,视察了中共领导人所在的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看过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发现和当地的农民也没什么两样,门窗都是旧木头做的,屋内陈设极其简陋,他无法想象毛泽东是如何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保持顽强的斗志,有效的指挥着武器落后的军队与他对抗,还能在这样简陋不堪的环境里写下《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划时代的著作,当天便离开了这个令他心绪不宁的地方。

今天当我们走进延安,来到杨家岭、枣园、王家坪。我们看到现实中的这里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普通。“主席门前的这条小路还是保持了当年的模样,那时主席就是在这样的路上与党的领导人商讨国家大事,与当地的乡里乡亲拉拉家常”,怀着对毛主席的敬仰,在讲解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在小路尽头齐唱了那首《东方红》,此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共七大的会址,这里基本保留了当年的模样,庄严、朴素是给人的第一印象。由于是精心筹建,所以这里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洋气”一些,里面的陈设虽然简单却功能齐全,主席台、发言席、观众席应有尽有,就连每一排观众席座椅的靠背上也留有一块后排用作做笔记的“桌面”。如果不是有那样一段历史,谁会想到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可就在这样简陋的一块地方,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如何能做到力挽狂澜、笃定乾坤的呢?

延安革命纪念馆告诉了我答案。1934年,八万名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湘江一战,锐减到三万余人,经历了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一四方面军分裂,至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存三万余人。这一路走来我看到的是党中央领导人和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精神;是每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人总会实事求是,痛定思痛,在忠于信仰、追寻真理中探索出属于自己道路的顽强生命力。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里,东西两度征讨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外敌入侵之时率先发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陕甘宁边区;开展文艺座谈会推动根据地的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办的窑洞大学为后来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在保证了延安军民丰衣足食的同时更坚定了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信念;整风运动则让全党全军在思想上、行动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十三年里,我看到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是忠于人民、立足群众的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坚持真理、勇于革新的整风精神。

拥有这么多可敬可贵的品质和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怎能不成功?

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我们年轻却从来不应该缺少责任。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林彪23岁当军长、寻淮州不满22岁担任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这些革命前辈年纪轻轻就已经肩挑重任干大事。红军长征时期,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他们是年轻,可是他们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走进延安、感悟延安精神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命运而奋斗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除了心怀感恩,也更应该为自己、为家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有所作为,我们虽复制不了他们的伟大事业,我们却一定可以传承他们的宝贵品质和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