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电宝引发的思考
2月25日,中国南方航空一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在登机时,行李架起火。经查系一旅客所带充电宝冒烟着火。涉事旅客被警方带走调查,该航班更换飞机和机组执行。
这个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可以大胆地试想:假如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失火会有什么后果?假如充电宝引发的火势难以扑灭又该怎么办?笔者在看到这则新闻后,不禁为此捏了把汗,但更多的是由这个失火充电宝引发的各种思考。
思考一:为什么通过安全检查的充电宝还会失火?经常乘坐飞机的旅客都知道,充电宝是必须随身携带的,不能托运,这是因为锂电池曾经在货舱中着火,导致机毁人亡。民航局规定,可随身携带的充电宝额定能量一般不能超过100Wh,且携带数量不能超过2个,同时禁止携带“三无”充电宝、自制充电宝、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充电宝。那么问题来了,安全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标准?是否存在因为安检人员工作的疏忽导致不合格充电宝“漏网”?
思考二:相关制度规定是否可以更加严格?经笔者了解,容量越大的充电宝,电池内部能量密度越大,经过剧烈冲击、撞击后,电池短路会引发电池内部热量急剧增加。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了失火,那么为了做到航空安全万无一失,规定允许随身携带的充电宝额定能量是否应该降低?或者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能在方便旅客携带充电宝的同时将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值?
思考三:航空部门有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是否做到位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充电宝和钥匙等尖利物品放在一起,或者将充电宝与其他物品挤压在一起,这些都是容易被忽视且能增加电池内部撞击的细小因素。充电宝应该放置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仅减少了风险概率,而且便于危险一旦发生的及时处理。
现代交通的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安全之上的。在春运期间,这样的新闻不仅仅需要航空引起重视,也给铁路、地铁、轮船、公交等公共交通敲了警钟。在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安全更加重要了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