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正在消失的火车票代售点彰显社会进步

2018-02-08 09:26:4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叶修桧

“有硬座吗?”“有。”“卧铺呢?”“卧铺没了。”“那来张硬座吧。”“硬座没了。”这虽然是用来调侃春运难买火车票的段子,却也是在网络售票出现之前,春运排队抢票的常见画面。如今,车站早已不见了排队买票的长龙,城区内的代售点也大多门店冷清,有的已经悄然转型做起了话费充值、有线缴费等小生意,还有的甚至面临关门停业。(2月5日《山东商报》)

火车票代售点最早出现于1998年,当时代售点的设立是铁路售票组织的一次伟大创新,从根本上有效缓解了买票难。那时,如果用方便来形容旅客购买火车票一点不为过,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工业重镇,无论闹市区还是城乡结合部,火车票代售点可谓“星罗棋布”。每逢学生寒暑假,逢年过节,附近的代售点购票者络绎不绝,排起的长队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曾经十多年内为广大旅客办理售票、取票的代售点却遭遇滑铁卢,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随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社会的变革,铁路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从普速铁路到高铁,从人工售票窗口到自动取票机购票,再加上铁路部门不断创新售票组织,在解决购票难、出行难等方面做足了文章,采取多形式、全方位解决出行难、一票难求等春运难题。如:电话订票、开发12306购票网站,推行手机购票APP,增设自动售取票机,合理设定购票预售期,提供互联网购票邮寄服务,成立青年爱心志愿服务队在各车站引导旅客购票、取票等便民措施,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因此,不难想象,客源下降带来的经营压力,代售点逐渐转型甚至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火车票代售点逐渐消失的背后其实是社会的进步,彰显出科技给铁路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成就,也反映旅客的需求和便捷是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以前互联网还处于欠发达阶段,购票方式单一,火车票代售点的出现,对普通市民来说多了一条购票渠道,于火车站而言则起到了分流减压的作用。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购票技术的成熟,旅客购票更加便捷、快速,火车票代售点也变得愈发边缘化,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才是根本所在。

不可否认,对于城市而言,网络的普及率较高,网络售票、电话售票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加上百姓出行至火车站也较为方便,人们已经习惯了网上买票,车站取票的模式。然而,对于乡镇来说,网络的普及不及城市,许多人还不会或者不习惯使用网络买票,仍然习惯于实体购票。此外,许多乡镇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农村没有火车站,当地群众只有到相距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县市区或火车站去买票取票。

因此,笔者认为,一些广布在乡村小镇的代售点目前还有存在的必要性,随着铁路运力的增加、线路的不断增多,还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密度,以方便偏远地区的百姓购票。这样才能将铁路“平安出行,有序出行,温馨出行,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宗旨体现的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