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破解抢票“外挂”监管岂能“缺火候”

2018-02-01 08:53:5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李喆

据《人民日报》报道,以往,传统“黄牛”之所以能弄到票,靠的是“通宵排队”“找关系”等手段,由于不受实名制限制,排上一次队能买上一箩筐车票。而如今网络抢票,在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软件和“外挂”。

每逢春运来临之际,“黄牛”们总能嗅到“商机”,透过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招揽不法生意,笔者以为,“抢票外挂”的滋生不仅扰乱正常购票秩序,还为归途蒙上了一层“乡愁”阴影,各方谴责之余,也应合力破解“抢票外挂”的监管难题。

套路频出的抢票软件何以日益风靡?不必讳言,“抢票外挂”的得手率的确高于正常买票方式。不少民众深知其披着“不法外衣”,但又不得不向科技“低头”,可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抢票软件,正是抓住了民众“模棱两可”的心理。

“外挂”之所以如此抢手,究其原因是缺乏“狠、准、强”的监管措施,例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火车票”字样,结果出现大量抢票软件,尽管相关部门一次又一次披露此类软件存在个人信息“裸奔”、坑骗钱财的可能性,但在“回家”刚需面前,仍无法阻止民众舍“钱”拿“票”的风险。种种症结下,曝晒得是公共监管“缺火候”。

面对这种局面,笔者认为相关部门要不断升级完善购票系统,不给各类抢票软件留下可乘之机,方能让民众摆脱“抢票外挂”的桎梏。一方面,立法机构需补足完善法律法规,给“外挂”背后的诈骗隐患、信息泄露、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敲响警钟。另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应严厉打击非法购票软件,“外挂”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决不能姑息纵容,要及时封杀并公示于众,以免他人再次上当。与此同时,抢票软件开发者也该以消费者权益为基准,不以任何形式搞捆绑搭售行为,保障个人隐私不外泄,勿让“抢票外挂”成为潜在“黄牛”的培养皿。

诚然,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当你选用抢票软件之前,不妨给自己打好预防针,不轻信、不贪图“抢票外挂”的免费陷阱,并在第一时间检举揭发违规搭售行为。

随着购票系统推陈出新,抢票软件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受众对象愈发广泛,各种“套路”更让人暗箭难防,如何有效破解“抢票外挂”漏洞,如何补全“监管盲区”,维护公平分配秩序,这些问题既需监管部门步步为营地去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合力应对,否则只会让“抢票外挂”添堵春运回家的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