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流动医院”值得推广
11月27日,在郑州东开往兰州西的G2021次列车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列车红十字救护员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检查诊断,控制住了旅客的病情,并通知前方站安排旅客下车接受救治。(11月29日人民铁道报)
这则报道令笔者想起了几年前的春运,坐着那种卧铺当座位卖的临客火车,车厢满满是人,让人窒息。一个旅客晕倒,列车员广播“满世界”找医生,希望有旅客能帮助。而现在,当旅客突发疾病,列车员不在是简单地广播寻找医护人员,而是自己就能扮演“白衣天使”的角色,这会让旅客更加安心,对铁路部门更加信任。
一般的火车上都设置急救药箱,但是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一旦发生突发疾病,列车员也是束手无策,所以急需有人来扮演“医生”的角色。
有人会说,铁路部门可以外聘医生上车为旅客保驾护航,这个设想是好的,但是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外聘医生是铁路编制外人员,无法适应铁路长时间的工作机制,一趟长途列车下来,少则10个小时,多则几十个小时,医生的休息时间无法保证。那多配置几个医生,但是医生多多少少会占用原本可以发售给旅客的正常铺位,压缩了铺位发售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医生的薪酬来源问题,按照现阶段铁路市场化的思路,多了一项支出,势必要从别的渠道来填补,既然医生是为旅客服务的,那么就应该旅客来“买单”,最直接的就是增加票价,相信到时候会有不少旅客会因票价上涨而不满,从而扩大彼此之间的矛盾。
在笔者看来,列车上除了旅客,数量最多的人群就是列车员,如果列车员有能力充当“医生”,那么前面提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重点就是在这个“能力”上面,如何培养列车员的医护救助能力,可以借鉴郑州局的方法,与相关医疗结构联合,对列车员进行救助能力和避险应急常识培训,提高列车员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不至于遇到突发疾病时毫无头绪。
这不应该只局限在某列车,某个铁路局,应该扩大范围,在全国铁路范围进行推广。(陈彬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