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女童动车上被救:“点赞”背后的人性思考
刷着朋友圈、QQ空间,见到正能量事物或者段子“点个赞”表明我对你的行为很赞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但当朋友圈里面的正能量行为发生在眼前时,那又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2017年11月20日,D2313次动车刚从漳浦站出发没多久,该次列车的女列车长王毅正在车厢内巡视。突然,在2号车厢里,一名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一名女童跌跌撞撞地向她和周边人员求救,王毅跑近一看、询问过后得知是女孩被饮料呛晕,便二话不说,立即接过女童并从背后将其抱起,双手抱住女童上腹部,连续几次快速地用力向上抱压拍打。只拍打了大概3秒钟,奇迹就出现了!只见一些粘稠的液体从女童的口里喷了出来,女童也终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见女童已经恢复了正常意识,在场的乘客都不由得鼓起掌来,为救人一命的女列车长点赞。
从上文所述不难理解这次乘客们点赞动机是女列车长二话不说将的女童“治好”和良好的意外应对能力。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列车长帮助这位女童前,整个车厢数十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建议或施加援手。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节车厢的乘客应该是都不懂得医务知识吧,而且救治乘客不应该就是铁路部门和铁路乘务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吗?但笔者真正想说的是:以前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已经走远了。铁路部门和列车长、乘务人员有义务与责任救助乘客是没错,但当这种义务成为了“习惯”,当责任已经成为个人责任时,我们俨然成为了一名在他人做了正能量的事物后默默点赞的点赞者。因为点赞是最不需要付出成本而又能和正能量站在“同一阵线”的行为,所以我们从朋友圈中的点赞者转变成了“现实中的点赞者”。
很多时刻,正能量的行为或者事物影响到了我们的心灵与思维,正能量也频繁的被人所提及。但当可能成为一件正能量的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有了很多顾虑与心理障碍。就拿本次事件来说,当我们在心中默念出手救人可能会造成小女孩其它问题进而影响到自身甚至发展成纠纷时,我们伸出来的援手就已经被“一堵无形的墙”给挡了回去。这堵墙的名字叫做“自利”,但我们的心中的“人性”又催促着我们施以援手时,两者间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矛盾”。当这种“矛盾”在我们心中徘徊而造成行动上的犹豫不决时,有人愿意站出来代表“人性”施以援手,被点赞就自然而然的变得轰轰烈烈了。
点赞虽易,被赞却难。虽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与义务,但笔者在这里还是呼吁大家: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困难与意外,我们不能只做帮助他人正能量行为幕后的点赞者而不愿意做一名被赞者,我们每人如果愿意多付出一点爱心与奉献的话就能让这个社会充满爱与欢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