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面对“黑飞”,无人机发展更需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

2017-08-24 09:52:2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黄嘉慧

“8月19日,距黄花机场跑道延长线3公里处,一架无人机与客机擦肩而过,迫使黄花机场停飞半小时!飞手尚未找到!如犯错,请自首!不要因此影响整个湖南!”近两天,湖南长沙一些无人机爱好者都在朋友圈转发这样一段话。记者核实得知,8月19日上午,确实有一架无人机入侵了长沙黄花机场净空保护区,导致机场紧急停飞半小时,13趟航班的起降受到影响(8月23日《澎湃新闻》)。

现在无人机在商业上应用最普遍的就是航空摄影。由于专业数字相机甚至电影摄影机不断小型化,同时无人机的运载能力、稳定性及升限、航程等指标快速进步,以无人机完成航拍任务远比动用直升机方便、省钱,同时效果往往更佳。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应用还有航空绘图、航空测距等,都是将设备、仪器吊挂在无人机下实现的。无人机虽多用于摄影、录像等用途,但仍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实施犯罪,对反恐、维稳、安保、警卫、禁毒等领域的安全构成潜在而现实的风险挑战。并且无人机“黑飞”对航空造成一定隐患,不得不防。

笔者认为,民用无人机黑飞事件多发,首先是行业管理不到位的原因。管理无人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首先应当建立起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给无人机配备一机一码的标识码。在法律层面应对无人机界定、主管部门、空域申请主体、隔离空域的范围等加以明确,确保无人机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运行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明确公安、工商、质监、民航、军队等部门对无人机监管的职责分工,严密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因此,无论是中央版的还是地方版的各类“限飞令”都已纷纷出台,北京、成都、厦门、昆明等地也划分了禁飞区。国务院、空交委和公安部也相继制定各项无人机监管规定。这些无疑表明中国的无人机行业规范在逐步推进,显而易见,“规范”的潜台词就是政策趋严。根据民航局不久前下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的拥有者必须进行实名登记。新规的出台,将更好防范无人机与民航客机相撞事故或事故隐患发生,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和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监管手段,同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才能一方面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市场的发展。(黄嘉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