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端午节·巴金的《秋》·粽子的记忆

2017-05-22 10:23:5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周岳

端午节快到了,我想起了巴金的小说《秋》对端午节的描写,这本书是我童年的朋友安生给我的。巴金是我们共同喜欢的作家,他早期的长篇小说《家》《春》《秋》控诉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灭绝人性。我们看过老电影《家》,老一辈电影人孙道临、张瑞芬、黄宗英、王丹凤为我们塑造了高觉新、李瑞珏、梅、鸣凤等艺术形象。我打开了《秋》:“端午节逼近了。在高家,堂屋前面石板过道上新添了四盆栀子花。椭圆形的绿叶丛中开出了白色的花朵,散放着浓郁的芳香。”“觉新照料着把各处亲戚的节礼都送出去了,又把应该备办的东西(尤其是各和各样的粽子)办齐了。他拉着淑华来帮忙,抄写各房少爷小姐应得节钱的名单,抄写各房男女仆人应得赏钱的名单。仆人们在赏钱外还可以得到若干粽子。”(167页)“端午节大清早下了一点多钟的小雨,后来天放晴了。雨后的天空显得比平时更清朗:一碧无际的天幕给人带来了一种爽快的心境。还是在上午。堂屋里供桌上点着蜡烛,燃着香,左右两边聚集了全家的男女老幼。仍旧照例男左女右地立在两边,由周氏开始,各人依着次序一个一个地走到盖着红毡的拜垫上去磕头。等到最后一个人离开拜垫以后,克明便吩咐仆人撤去拜垫。先是周氏、克明等老一辈的人互相行礼拜节。然后是觉新等晚一辈的人分别地向长辈们行礼。在一阵暄闹之衙,堂屋里又恢复了原先的清静。人们全散去了,只剩下一对红烛孤寂地在烛台上流泪,香炉里的一炷香懒懒地在嘘气,菖蒲和陈艾静静地悬垂在两边的门柱上。”(208页)  这是钟鸣鼎食之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我家过去是不过端午节的也不吃粽子。后来生活好了我家吃凉糕,再往后满大街都是卖粽子的,我家也会卖许多粽子吃。

端午节又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诗人节、粽耙节、祖母节、女儿节等叫法,俗称五月节。端,事物之初始,午,十二地支之一。最初端五意为每月初五,后特定为五月初五为端五节。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避讳,劝五”的谐音午,将端五节改为端午节。梁朝《绩齐楷记》记载,秭归等地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屈原的关联。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篇,其中“长太息而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寄托了对人民的关爱。每到农历五月五,屈原,这个值得怀念的人,就会佩带香草,吟诵诗歌走进我们中间。粽子,古代叫“角黍”,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时节,黍类比其它谷物先成熟,后来人伙用黍裹蒸如三角形,所以得名粽子。从历史上看魏晋时就已盛行,唐朝成了节日市场的美味食品。明朝人们用芦叶包粽子,粽馅的品种繁多且讲究,清朝又有了火腿粽子。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粽子。北京粽子用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做馅。广东粽子个头较小,状如锥子,除鲜肉粽外,还用咸鸭蛋黄做得蛋黄粽,以及鸡肉粽、鸭肉粽、叉烧肉、冬茹、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口感是不一样的又是近似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味蕾上的乡愁。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粽子还是用黄米做成的粽子。黄米由黍子去皮而出。黍子生长在华北北部地区,如尉县,大同广灵、朔洲应县。黄米碾成面可做黄糕,人说30里的莜面40里的糕。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句诗使我终生难忘。我知首屈原忠君爱民、正道直行,为楚国的强大竭忠尽智、九死不悔。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诗句永放光芒。接下来吃粽子,因为没有江米,她们只能用黄米做粽子。这却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好的粽子,糯糯的、软软的、甜甜的。啊端午节,金色的粽子,往事如烟……(周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