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我有一个梦想

2016-08-15 13:39:1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张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生之初,禀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千差万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也会变坏。为了让人不变坏,唯一的办法,就是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三字经》这想法,道理是相当地不错。中国人大多受的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也大都是这么去做的。但是,做得怎么样呢?中国人是否在长大成人后依然“性本善”呢?

今天的中国孩子还读《三字经》吗?听说早就不读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接受的是一种完全新式的教育——完全革命化的教育。这种革命化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的本性——即“性本善”这一本性,而是将人培养成革命的人。

何为革命的人?简言之,就是有革命思想的人。而革命的思想,无疑是避不开血腥与残暴的。所以,当“文革”甫一登场,中国的青年们便用所学的知识,所接受的思想,投身到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中去了。尽管这是一场名曰文化的革命,可大凡革命,必然要流血,要死人。接受过革命教育的一代青年,对革命中的流血与死人,不再是惊恐万状,而是欣喜若狂了。

“文革”那代人,并非毁在“文革”自身,而是毁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文革”给那代人投身革命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文革”结束,身为革命者的他们,自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接下来的中国新征程中,他们力不从心,甚至找不着北,受苦受难,实所难免,实在容不得别人的同情。

接下来的一代人,大抵可以不再接受革命的教育了吧!但我们的教科书的编纂者们,似乎还来不及将有关革命教育的课本内容,悉数删除。这要有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要延续多久?我们就不能不问一问了。

当然,问也是白问。共产党人靠什么夺取政权的呢?靠的就是革命啊!他们会将自己的光荣历史——即推翻蒋家王朝的革命斗争史,掩盖起来吗?因此,这样的历史,这样的教育,还会持续地存在于我们的教科书里。

曾经有人设问过,说如果我们再发生一次“文革”,中国人会怎样?记得有人这样讲,说即便发生了,也不会再有人那么盲目地投身其中,更不会有流血、死人的事件发生。

我对此的看法是,如果我们再来一次“文革”,今天的情形会比60年代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难道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充满了革命性?当然不是。今天的教育,不是让人活得明白了,活得有信心了,有信仰了,而是让人更糊涂了,更迷惘了。今天他们再参加革命,不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也不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只是瞎起哄,凑热闹,然后就是发泄——迷惘与苦闷,彷徨与失落。

今天还要不要《三字经》,我的态度是坚定的:要!但《三字经》要还是不要,则不是我说了算的。更何况,《三字经》即便就是《圣经》,恐怕也难以挽救当下人心与世风。

当然,我们不能说,当下人心与世风的不幸,乃是我们丢失了《三字经》。但教育的不当与失误,难道不是主因吗?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一个父亲连他自己都未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他又如何教育他的孩子?他有什么资格与孩子谈论教育?再说师。老师对学生严格一点是应该的,可仅有严格,而没有良好的教育内容相匹配,又能教出怎样的学生?

在我看来,无论父母还是老师,严还是不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孩子、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教育?你给他好的教育,他才有好的未来,好的禀性。而所谓的好,所谓的好教育,惟一的东西就是学生的课本——教科书里的知识。

就我对中国父母的了解,我并不主张把对孩子的教育交给父母。现在一提到教育的失败,有人常把责任推给学校,推给老师,认定是学校和老师的不负责任,把教育弄坏了。这个看法实在荒谬。尽管我不是老师,我也不在学校工作,可我知道,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打破现行的这套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是看不到希望的。中国青年学子的未来也是令人担忧的。

人心与世风的不地道,与教育扯得上吗?扯得上,当然扯得上!纵观我们这几十年的教育,即便排除革命那一面,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体制,也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人的心灵、人的禀性。从为革命而读书,到为考试而读书(一考定终身),哪一种读书是在关注人的心灵成长?如果我们的禀性曾经都是善良的,那为何后来我们的禀性中的善开始变异?是缺乏教育,还是直接归因于教育?如果不是教育的缺失,又是谁之过?

今天的人心与世风都有点叫人难过。难过的是,我们不知道该做好人还是该做坏人?我们也不知道该做好事还是该做坏事?

按说,我们要做好人,我们要做好事。坏人坏事是做不得的。可是,老人摔倒了,就摔倒在我们的面前,按说,不容分说,我们应该去扶起他,把他送往医院抢救。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却出了问题,我们的老人也出了问题:你去扶他,甚至你把他送往医院,可他,也可能是他的儿孙们,却说是你撞倒了老人。理由是:你没撞老人,你干嘛扶起他,更干嘛送老人去医院?你当然会说,你这是行好,做善事,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对方会冷冷一笑,笑的正是你这行好,做善事,以及你这做人的起码要求。你被这冷冷的笑,笑傻了,笑懵了,笑到最后,你被笑哭了,笑到想跳河,想自杀,也想杀人。可是,没用了!你跳河,你自杀,不是你受了委屈,而是你畏罪自杀。

怎么办?又能怎么办?只能自认倒霉,花一笔冤枉钱。这就是行好、行善的结果?如果行好、行善,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你下次还行这好,还行这善?去他妈的!再见到哪个老头老太摔到,你会如同没看见一般,惹不起躲得起,赶紧逃吧!

不是你丧失了良善,而是现实世界让你不敢做个良善的人了。

然而,问题可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简单。如果一个老人在你面前摔倒了,而你却视而不见,悄悄地逃开了,那么,接下来会有铺天盖地的舆论炮轰你,什么损人的话都能被他们说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公职人员,接下来的命运会让你自感倒了八辈子的大霉——即便不开除你的公职,至少也要解除你的职务。如果你没有职务,那就行政上处分你。

也就是说,扶,会成为问题;不扶,也会成为问题。所以,现在,行善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头疼的问题,悲观的、乃至于绝望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