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铁路的不解之缘
我童年的记忆和铁路有关:在牙林线沿线的阿龙山站上,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牵引来辆辆载着货物的列车,母亲和其他装卸工一起搬砖、抬面、卸煤,人称“铁女人”。
20世纪80年代,我考上了铁路技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的眼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也将成为和父亲一样的铁路工人。
后来,小时候梦寐以求的香蕉满大街都是,饼干和面包早已不是稀缺的食物,邓丽君的歌曲也不再是唯一,看书的渠道也多了起来。那时的我,每时每刻都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2004年,我住上了楼房,成为一个母亲。家里安了电话,买了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摩托车。那一年,我35岁,改革开放第26个年头。
今年年休假期间,我带着母亲第一次远行,以上海为中心坐着高铁游览杭州、苏州、南京。我和母亲走在上海老弄堂里,小路两旁的香樟树端庄地站成两排,绿油油的叶子铺天盖地地伸展着。
初见复兴号的感觉十分惊艳,远观像一只待飞的金色凤凰,车内的座椅柔软舒适,最贴心的是乘车简单快捷,最开心的是速度快且稳,可以静心欣赏沿途风光。我陪母亲在上海吃早餐、在杭州吃午餐、晚餐又回到上海。母亲悄悄地对我说:“闺女,希望‘金凤凰’早点飞到呼伦贝尔。”
年近50岁,我对改革开放充满感激之情。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家乡、那个寒冷的林区小镇会变成现在的旅游胜地。我没想到当年母亲一锹一锹地手工卸煤,如今都是机械化生产,半分钟时间,一整车煤倾卸一空。年近50岁,我有幸与母亲亲身体验高铁“双城记”。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格外珍惜现在的一切。感谢这个时代,书写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散文诗,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退休后,我将拿起心爱的画笔,画下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人们的喜乐和平,用我的画作向改革开放献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