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浇筑“梦想之桥”
■本报 唐克军 本报 钱帮蕾
大型天车在高空中穿梭,焊接机器人快速挥舞着手臂,打磨设备与钢结构碰撞出火花,夹杂着机器的轰鸣声,构成了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生产制造的奏鸣曲。现代化的车间里,一个中年人眉头紧锁,专注地用笔尖画出各种角度的直线,直线又组合出不同图形。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工程,被誉为孟加拉的“梦想之桥”。这个正在研究“梦想之桥”图纸的中年人叫吕志坤,是中国中铁高新工业股份公司旗下中铁山桥集团山海关桥梁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
这是吕志坤工作20年来面对的最大一次考验。“梦想之桥”主体结构钢板厚度在50毫米至115毫米之间,厚度在国内较为罕见,焊接精度难以保证。为了高质量完成焊接,工程师们必须把部分杆件的焊接坡口从常用的“V形坡口”创新为“J形坡口”。为此,吕志坤负责的机械加工班组,必须设计出适应这种坡口的刀盘。
吕志坤查阅了大量机械书籍,借鉴其他行业刀具精加工经验,与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实践和修改,最终设计出“J形的成型刀盘”。这种刀盘为螺旋流线型,含有60个刀片,一次即可满足两个角度加工,加工效率提高近3倍,降低制造成本约50万元。
“J形的成型刀盘”提高了桥梁超厚板焊接加工精度,荣获2016至2017年度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奖。
吕志坤专注机械加工22年,创新成果达10多项。除了“J形的成型刀盘”,他还因U肋嵌补段坡口加工专业翻转胎、锯床定尺限位装置、镗床主轴加强套筒设计制造等成果,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并被评为河北拾能工巧匠”。
在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钢锚箱加工过程中,由于杆件整体焊接形状特殊,3米至5米长的杆件上下面的平行度必须保持0.05毫米以内,加工精度要求极其严苛。吕志坤凭借着一股子倔劲,经过3天加班加点,仔细分析研究,带领技术人员设计出一整套钢锚箱加工制造胎型、夹具,改进了加工工艺及装夹方法,确保了机加工的高精度。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吕志坤凭借高超的机械加工技术成为中铁山桥集团山海关桥梁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员。
别看工作室只有不到20平方米,但这里集结了中国桥梁制造的工匠精英。劳模创新工作室硬件齐全、软件完备,电脑、打印机、投影仪一应俱全,各种专业书籍构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2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完成各类技术创新课题17项,创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吕志坤成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佼佼者。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中铁山桥集团,植根于血液中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使吕志坤迸发出蓬勃的创新能力。他孜孜不倦践行着“传承民族工业血脉,打造企业工业品牌”的使命,不断开拓新时代工匠的新境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