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
去年年初,无数人被陈可辛导演拍摄的《三分钟》所打动,短短三分钟,却道尽了铁路人的辛酸与无奈,展现了铁路人的奉献与坚持。你在与不在,你看与不看,我们就在这里,坚守着岗位送别着游子,我们用自己的坚持与平凡,感动着自己。
入路的第一年,头一回不能回家过春节。随着春节的临近,内心的一点点失落也愈发难忍。车站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天天变得空旷、冷清,目送走一批又一批脸上显露着幸福面庞的旅客,一种身为铁路人的梦想与信念、使命感与责任感日益凝聚,当送归最后一趟满载着两三千旅客的客车时候,眼泪迸出,不能自己,我觉得我的坚守与执着不是浪费的,是值得的,我感动了自己。
然而,我们还只是人们旅途中素未谋面或面面之交的陌生人,他们对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的工作只是如此平凡而寂寞。平凡会消磨一个人的梦想,也会平和一个人的生活,但对于追新逐梦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可以选择,或许不会选择平凡。
年轻人讨厌平淡安然一成不变的生活,喜欢冒险、喜欢挑战,恨不得每天就像是电视剧,每一集都有着新的冲突点和变化点。但铁路恰恰就是平淡安然一成不变的,或许这是许多人追求的安稳,日复一日,班复一班,不变的操作联控,不变的台账报表,铁路求得就是安稳、就是安全,人也好、车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正是因为此,去年一年,很多小伙伴因为要回家乡、结束异地、厌烦当前等原因离开了铁路。在与他们聊天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受不了铁路枯燥无味的工作,受不了铁路无休无止的培训与考核,受不了没有和其他小伙伴一样的上下班作息,铁路没有优渥动心的工资待遇,有的只是漫漫长夜孤独点鼠标,日出日落看着人来人往,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卖车票,挂钩解钩轨道上来来回回。终于,熬不住了,只能对铁路说句“抱歉,我走了。”
有的人离开,但更多的小伙伴坚持了下来。他们其中不乏为了生活、为了升职的,也有的得过且过,还有的不知何为,但铁路也是块试金石,吸引着人沉入其中,让人坚持坚持着对旅客的感情就越发深沉,对铁路的情怀越发醇厚,甚至于将两道铁轨视为赖以生存的感情寄托。因为在铁路上,坚守的一分钟,可能就有多一名旅客买到了回家的车票;标准的一句话,可能就送走了一列旅客;标准的一个小铁锤,就保证了一列客车的运输安全;每一个坚持的小信念,可能都会使一个旅客平安地回到了家乡。铁路带给了我们物质上的饭碗,也赋予我们精神上的食量。
《三分钟》里的他们又到了一年春节,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节日,他们阖家欢乐、团聚幸福,其实也是到了每个铁路人的节日,他们坚守岗位、独饮寂寞,感动着自己。我相信,终有一天,铁路人的感动会换来世人的尊重和爱戴,我们的奉献与坚持,将被书写在人类历史上、镌刻进后人的心中,铁路人在岗位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在岗位上的坚守与执着,都将在汗水下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