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霸坐恶习”丢进文明垃圾箱
12月1日,北京开往郑州的1303次列车上,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从开封返回郑州,其中一个一座位被一年轻女乘客霸占。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他们请女乘客让座。尽管女子的座位就在旁边,但她却全程冷漠脸,就是不让座,还面无表情地说:“坐哪儿不一样,座位上也没你名字。”乘务员说霸座将会被限制乘车,并转身去找乘警,女子依然淡定地坐着。最终,一靠窗乘客将座位让出,霸座女子才离开。
近来乘客乘坐高铁或火车,强占他人座位究竟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一直饱受社会争议。从“高铁霸座男”孙某被揭底,到“霸座女”“霸座家族”争相效仿,如此清晰的对号就座规则都已开始被打破,不禁令人汗毛倒立。
一直以来,“失信现象”之所以屡屡出现其实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霸座式”耍赖不仅是与公共文明背道而驰,更是对规则章程的公然挑衅,因为失信成本较低,很多人认为失信的成本远远低于守信所获得的收益,再加上法律惩戒也较少,造成这些人可以在失信的道路上肆无忌惮,这无形中也助长了“失信”的风气。
对于“冷暴力”霸座,只能靠道德谴责吗?实践证明,法律规范不会自动转化为生活事实,唯有严格执法才能确保公共运输安全不别破坏。因此,要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就必须对少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严重失信甚至是破坏公共交通运输安全的行为必须大力处罚,让其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当下种种不守规矩乱象说明,依靠公民自我觉悟,效果并不好,相反,通过提高违规成本,往往立竿见影。毕竟,文明出行更需要每一名旅客的实际行动,期待旅客在外出旅行的同时,也能随身携带一张文明的“车票”,用文明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文明需要涵养,但建设文明,则需要力量。当道德的力量无法劝人迷途知返时,法律就应该挺身而出,执法者更是义不容辞,需要通过知法、懂法、守法、执法,为文明保驾护航。刚性执法也是文明的体现,既然有法可依,那就有法必依,赏罚严明的法律配上刚正不阿的态度,才能镇住霸坐行为。
黄冰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