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我的成昆之路

2019-11-04 17:51:0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杨宝宇  王胜兰

刚踏入铁路建设行业的我,第一站就是成昆,抱着太多的憧憬与梦想,一点点走近,深入,我才发现我的成昆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温隧道里的坚守

隧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黑暗和封闭,小时候走亲戚,然后到异地读书,我已不记得自己坐在车里穿过了多少坐隧道,感觉是不喜欢,极其压抑。而如今作为一名铁路项目办公室文职人员的我,第一次进入施工隧道施工现场却是在参加工作两个月之后。这一次和鲍红书记的隧道之行也让我对隧道施工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进入隧道的第一感觉就是闷,热,恐怕这也是所有进入隧道人员的第一感受。从车子进入隧道的那一刻起,周围的高温就开始包裹着车辆,四周的车窗玻璃立即凝结了一层水雾,即使雨刷器不停地来回擦拭,一滴滴水珠依然沿着车窗不断地滑落。因为施工的隧道已达到好几公里,车子通过平导,转到横通道,到达正洞,开了十几分钟才到达二衬段停车点。

而二衬段距施工掌子面还有一段距离。打开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腾腾热气如山洪爆发般骤然席卷了全身,眼镜迅速结起了一层水雾,周围的一切好像被打了马赛克,分辨不清眼前的事物,甚至连照相机都无法正常拍摄。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我的眼镜才慢慢适应洞内的温度,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们朝着施工掌子面走去,只见一块巨大的水幕倾泻下来。靠近水幕,周围的气温就低些,温度也舒适些。“这是项目为缓解洞内高温安装的喷淋降温系统”,鲍红书记对我说,“我们的一线施工工人们在高温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很不容易,我们还增设了通风设备,尽力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他嘱咐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确保系统的运转正常,时刻关注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各项后勤工作都要做好保障。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洞内的高温,却无法全部解决长大隧道通风难的高温问题。一圈巡查下来,每个人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

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大都打着赤膊,有的绑扎钢筋,有的挂设防水板;掌子面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挖打钻,一时间,只闻轰隆隆的机械声,汗水肆意的在大家的身上和脸上流淌,工人们满身满脸的污渍,已分不清谁是谁。

百米高桥上的颤抖

对于官料河大桥,我早有耳闻。全线最高桥,全长229m,2×105m的悬浇T构梁,主墩高度超过100m。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是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之一。

每次去综合作业三队的时候,都会途经过它。当汽车沿着山路绕过几个弯后,在拐角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大的桥面,再转过一个弯,才会发现一根极其粗壮的、水泥浇筑的桥柱矗立在两座大山之间,支撑着整个桥面,那画面,就像沉睡的巨龙正张开腾飞的翅膀。每次我到三队的时候都会在山腰上从远处眺望整个官料河大桥的轮廓。虽然我目睹过它的真容很多次,但从未爬上过桥面,切实感受它的宏大与挺拔。

鲍书记在去现场检查的时候带着我一同前往。因为恐高,还在车上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忐忑与不安,我很难想象自己爬到一百多米高的大桥上是什么样的感觉。越接近大桥,越感觉到它的雄伟与壮观。比客车车身还要宽很多的方形桥墩挺立在沟壑之中,急流不断拍打着桥壁又被反弹回去,泛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望着一百多米的桥墩,我内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鲍书记看出了我的畏惧,对我说:“如果实在害怕,就不要上去了”。看着鲍书记边说边戴上了安全帽,想要挑战自我的斗志也立刻被激发了,我一咬牙也戴上了安全帽,跟着书记的脚步登上了升降电梯。

升降电梯是栅栏状的,慢慢地向上爬升,可以看见外面的一切,越来越高,无意中瞟见下面的车辆也越来越小,我的内心就像升降电梯一样不断地颤抖着,双手紧握着防护杆,不敢动弹。耳边一直传来齿轮转动摩擦的声音,不停地刺激着我敏感的神经。就这样匀速爬升了一分钟左右,升降电梯停在了桥面与桥柱的交接处,剩下的一段距离就要我们自己向上爬了。为了照顾我,书记让我走在中间,他自己带头往上爬。我鼓足勇气,不停的给自己打气,我的双腿还是不停地打颤,我害怕我一脚踏空,也害怕我的相机和手机掉下去。万幸的是,梯子的两边安装有防护网和栏杆,虽然比较陡,但连接紧密的台阶恰好阻挡了我向下看的视线,减轻了我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当我颤巍巍地上到桥面之后,我再次感受到了脚踩大地的踏实与安全,也终于有幸目睹了高台上的风光。走过平坦的桥面,书记又带着我进入了桥的内部,这时我才发现桥身原来别有洞天。虽然内部的光线比较暗,但空间比较大,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各自的工作。钢筋工戴着面罩,手持焊机,仔细地把一条条钢筋焊接成支架。焊条和钢筋瞬间接触产生的高温融化成一个个金色的火花,向四周喷射开来,照亮了工人的身影,也驱逐了桥身内的黑暗。

鲍书记跟我讲起了老一辈人爬桥的情形,说现在与当初的条件相比,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技术水平,都是天差地别。

仔细想来,作为新一辈铁路建设者,我们拥有了太多的优势,也磨灭了太多的斗志。在这相对安逸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抛弃掉前辈们的优良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应继承他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建好每一条道路,把祖国的关怀和人民的期盼传送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杨宝宇  王胜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