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面向未来
9月25日上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行之后,京津冀城市群便有了共同的交通枢纽,而作为北京大兴机场的配套设施,机场运营后,轨道交通以大运量,便捷,高速,准点等特有的优势,必将成为绝大部分旅客作为返城交通的最佳选择。
长期以来,特别是高铁建成之前,在民众日常出行选择中,航空运输业都是作为高、快、远的最佳之眩然而,由于早期机场建设受制于时代和技术的限制,大部分机场并没能实现面向未来的多层次立体化无缝对接的设计。虽然在后期的建设当中,这些机场的配套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这些机场很多仍然受制于“最后一公里”的不便,让前往机场的旅客深受其害。因此在很多城市,随着高速铁路的建成,受益于高铁快速,便捷,舒适且不输于航空业的服务而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于有的城市随着高铁线路的开通,关闭了大量的航线。但在一千公里以上的远距离交通出行选择中,民航公司仍然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尤其是跨国出行,几乎还是处于民航的天下。
事实上,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与民航之间不完全是竞争关系,如果能综合考虑,从它们各自的优势点来看,两者之间同样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作为面向未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从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了两者之间的互补性。一方面,衔接民航运输的立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员需求,地铁可以把拥有短距离需求的乘客精确的送往最终目的地,城轨则能快速将有需求的民众送往机场周边的城市群,高铁则能以其自身的优势,将民众送往国内大部分目的地。这样民众在机场内便能享受到轨道交通与民航在强强结合下的便捷的前往世界各个角落。
另一方面,在时间观念极强的当下,准时准点已经成为个人信用特征的一部分,出行的选择上,准点率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人的出行办事效率,无论是去往机场还是从机场返回,乘坐轨道交通相对于其他的出行方式更具准点率上更具保障。而且,在高保障性的条件下,民众也可以节省更多的原本需要消耗在路上的出行时间,在时间就是效率的当下,这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笔极大的隐性收益。对于地区而言,以机场为枢纽,以轨道交通为韧带,加上配套交通出行在效率上的提升,也会极大的缩短形成京津冀大型城市群内部通勤的时间。
正向习近平主席在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仪式上所强调的那样,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拥有完善的多层次立体化轨道交通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真正面向未来,也是开启未来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