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轨道上的追梦人
或成为中坚,或渐露头角,他们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或指挥生产施工,或负责经营管理,他们是勤劳朴实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者。朝夕更替间,这些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成为水电四局轨道公司的主力。守初心,担使命,奉献着汗水,憧憬着未来,在轨道交通业务板块,他们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奋进之歌。
地铁工地上的领头人
成都地铁18号线设计时速140千米每小时,是目前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水电四局承担的土建7标施工包含高架区间、盾构区间、明挖区间和车站,施工战线长、施工工法多、施工图纸不稳定、工期紧等一系列难题让许多管理人员焦虑。如果有人告诉你,破解这些难题的领头人才30多岁,你可千万别意外。刘建华就是破解这个难题的人,2006年7月参加工作,历经金安桥水电站、宁杭客专、武汉地铁11号线等工地的历练,刘建华沉淀了较为全面的施工管理能力。在成都地铁18号线工程土建7标施工过程中,刘建华狠抓标准化管理,以现场履约带动市场开发,多次保证重大工程节点如期实现的事迹被四川、成都等电视台采访报道。2018年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授予项目部T3T4车站、机天盾构区间、明挖区间、制梁场四个工区“文明施工达标工地”称号,项目部荣获“成都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他本人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刘建华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与其当块被动的靶,不如做支呼啸的箭”,这其实是他工作生活态度。牢记“主动”二字,他推行“全员模拟股份制”,激活各管理层级、单元及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在轨道公司率先推行微信群、QQ群管理而且是做的最好的单位。对员工提出的出行难、两地分居、孕期女职工饮食、重病员工的照顾等问题,刘建华能立即解决的都立即进行解决。此外,他积极开展地企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扶贫攻坚的“先锋”力量。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为水电四局树立了良好口碑。
高铁工地上的指挥家
1982年5月出生的蔺文峰,是水电四局徐盐铁路2标工程指挥部的指挥长。水电四局承建的双沟特大桥转体连续梁是徐盐铁路线上吨位最大的转体梁,跨越104国道,有两个连续梁主墩,具有跨度大、转体结构复杂等特点,加之连续梁基桩位于岩溶发育地段,基桩施工穿越最大溶洞高度达8.2米,施工难度高。需要完成长大基桩、转动体系安装、高大模板拼装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长跨度标准节段的施工等。这项重难点工程受关注度极高,这也让蔺文峰面临挑战,只要能抽出时间,他就在转体连续梁的现场琢磨。指挥部员工总结规律说“只要在办公室、施工面上找不到蔺指挥,那他肯定在转体梁那儿‘蹲守’了”。为确保转体工作一次性成功,蔺文峰带领技术人员创新施工工艺,攻克技术难题。在岩溶地区基桩施工中,采用了全护筒跟进减少塌孔,用井径仪进行精确测量,实现了全数字化传输并自动记录;在浇筑转动球铰时,对大直径滑道采用在场地拼装后整体吊装,利用BIM技术有效解决临时固结构钢筋与球铰碰撞、钢筋与预应力管道碰撞及撑脚与千斤顶反力支座距离过近问题;同时,投入北斗多模CORS系统,高精度准确确定转动球铰中心位置,最终浇筑的转动球铰实现了中心误差不大于1毫米的高精度要求。2018年4月27日,指挥部仅用40分钟,就将跨度为132米、重量达9951.39吨的连续梁转体成功,创下了中国电建高铁建设领域最大转体连续梁施工纪录。
抗洪抢险现场排头兵
“共产党员就是要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1这是樊光虎在抗洪抢险时的慷慨陈词。2016年7月16日晚7点,因连日暴雨侵袭,武汉蔡甸区梁子湖灾情告急。时任武汉地铁11号线二标段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樊光虎临危受命,刚刚下班的他立即行动,人员、车辆、发电机、柴油、水泵、管线配件、矿泉水、方便面、手电、沙袋、工具以及具体位置和行驶路线,他一件件落实。水泵电缆必须要全部接好,水管必须全部配好,保证一到现场立马就能使用。等所有工作安排好后已经是7月17日凌晨2点了,只休息了三个小时,凌晨5点,他带领3辆车、50余人赶往梁子湖抢险救灾。他们不顾瓢泼大雨,挖沙、装袋、扛袋……忙碌的身影诠释了党员责任。中午吃饭时间,当地镇政府领导感动的说:“没见过你们这么拼的,咱们先去吃饭吧,吃完了再干。”他却说:“感谢领导关心,现在正是抢险的关键时候,大家都在忙,就不用管我们了,我们带着呢。”婉言谢绝就餐安排后,就安排人员在现场分两批吃了一点带来的方便面,稍事休息又投入战斗。下午,险情解除,镇政府领导紧握他的手表示感谢,他也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曾经当过兵,当过混凝土工、调度、班长、技术副队长、生产办主任、项目部副经理、指挥部副指挥长……樊光虎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严控经营成本的大管家
在蒙华铁路项目部,员工这样评价何育林:“如果说职工的巧干大干能提高1%的效益,那么何育林的精算小九九,至少也能提高1%的效益。”、“任何单元工程项目,经过他的手,骨头也能熬出油11988年7月出生于湖北随州的何育林,将湖北人精打细算的“本质”体现到了极致,他的“小九九”,打的很清楚,能掐会算,算的你心服口服。施工管理行业的人都知道:每个项目开工后都会有工程量的变化和改动的地方,做好合同外的计价工作和二次经营工作,是施工企业创收的重要途径。何育林深知在建项目的成本管控水平及二次经营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能盈利的最重要手段。他认真分析蒙华铁路单价承包模式,集中大家的智慧挖掘梳理变更题材,寻求效益增长点,通过诚信协商实现收入最大化。他前后组织梳理的变更和索赔题材达到30余项,为项目二次经营指明了方向,确保了项目的成本可控及二次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同事们对何育林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路基本体填料测算成本时,当时正值工程大干期间,连日阴雨,他一路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丈量”每个工点,半个多月都是以“泥人”形象示人。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对于何育林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自200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小湾水电站、玉树援建等项目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无论在哪里,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想在前、干在前,只为项目降本增效。
追梦人的内心世界
在轨道公司,40岁以下的员工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他们身上带有新时代年轻人所共有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同龄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比如生活和发展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