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助力新疆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曾经驼铃声声的古丝路,如今汽笛长鸣。纵横通达的铁路,以及驰骋在跨境铁轨上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不仅成为我国与中亚、欧洲各国贸易往来的新兴载体,也成为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7月2日人民网)
随着一列列中欧班列往来奔驰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古丝绸之路重现商旅繁忙的盛景。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地处亚欧腹地、与八国相邻,先天区位优势造就天然商道和口岸,使之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数据显示,从国内各地始发的中欧班列已开行逾万列,其中有7成经由新疆出入境;自2016年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投入运营,现可通达中亚和欧洲18个国家的25个城市和地区,跨境线路越来越丰富。如今,依托中欧班列,新疆正在重塑经济版图,贸易伙伴不断扩大。
中欧班列不断用行动证明着它是一种“经济的”运输手段。作为一种货物运输方式,中欧班列服务的最直接对象是企业,而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上则是“市场化”的,首要考虑的因素当然是性价比,也就是综合成本的“时。中欧班列具有比海运“快”、比空运“省钱”的优势,它是一种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介于空运和海运之间的运输方式。就拿我国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和出口基地新疆来说,此前通过火车或汽车运输到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轮船运抵欧洲腹地,物流周期50天左右,现在搭乘中欧班列只需15天左右便可运达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等国。显然,中欧班列是一种“经济的”运输方式。此外,从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由最初的每周开行1列发展为目前每天开行3列,也很好的说明了中欧班列受到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追捧,从而印证这是一笔划算的“经济帐”。
中欧班列在新疆境内跨越里程达1500公里以上,其货源结构从早期的电子产品逐渐扩展到更广泛、更多元化的领域,故其运行质量和通关效率事关开行品质。目前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出入境口岸,中欧班列通关时间由最初的24小时减至14小时以内,铁路整列换装速度由原来4小时压缩至2小时以内,实现了快速通关。由此可见,推动中欧班列由“增量”阶段向“提质”阶段转变,并以此为牵引实现产业的跟进,带动经济腹地的拉伸了,从而带动新疆产业的提速升级,将这种“经济的”运输手段演变成一种由“运输”带来的经济形态,保障其高质量发展恰逢其时。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疆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如今,越来越多国内和世界各地货物在乌鲁木齐集结,让新疆从过去的内陆“口袋底”一跃成为我国向西开放前沿,并依托商贸和物流形成了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而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释放中欧陆路物流通道潜能的同时,必将引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经济热潮。(戴治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