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新”亦是中国高铁发展的“秘籍”
5月17日上午,来自39个国家共80余名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的外方嘉宾代表参观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并对中国高铁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许。(5月18日中国日报)
从2008年中国第一辆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历经春夏秋冬十一载,经过点点滴滴的打磨,中国高铁完成了自己的“逆袭”的使命。中国高铁成为了我国民众出行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中国高铁成为了中国整体领先世界的产业;中国高铁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黄金名片”。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高铁一路引吭高歌,中国高铁开始走向国际社会的大舞台,成为了令国人自豪,令外国友人羡慕的交通工具。中国高铁能够获得外方嘉宾代表高度赞许,是因为我国高铁发展路线是正确的,发展高铁的决心坚定的。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追求高铁发展的极限,这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秘籍”。
确立正确的发展方针,做好顶层设计是中国高铁一步步变大变强的主要原因。最初把高铁引进我国交通运输时,我国高铁就确立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方针。那时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已经掌握了相对先进的高铁制造技术。和这些国家相比较,我国高铁发展起步晚了很多年,然而我们并没有因为困难就放弃发展高铁这个目标,为了又快又稳地追赶先进者,我们并没有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而是着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为发展高铁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更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的高铁品牌。中国高铁现在的发展成就,就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一步步开始“逆袭”的。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中国高铁产业一直在向创新的方向前进,发展目标是拥有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不论是前期的线路勘察设计,还是高铁动车机车生产,每一个细小环节甚至到每一个零部件上,中国高铁都力求极致,在产品上深深地烙下了自己的印记。比如说动车组机车生产,以前高铁动车组机车的大量配件和设备需要从高铁发展先进的国家引进,高铁制造的主导地位一直被外国占据。同时配件和设备的价格昂贵,导致我国高铁动车的制造成本增加。然而经过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地研究和创新,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攻关,直到现在,最核心的芯片生产技术都已被我国掌握。在线路建设方面,铁路建设企业努力寻求技术突破,先后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高原、高寒等复杂条件下技术难题。随着我国高铁线路建造日趋成熟,我国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建造标准。
当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一个个词语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发展方针正确,发展决心坚定,不断寻求突破,这成为中国高铁的成功“秘籍”。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秘籍”,中国将拥有更多“黄金名片”。(庄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